第330章 前梁不能太平(1 / 1)

谋士骗术 缓慢成长 549 字 11天前

实际上,众人皆知所谓的联盟不过是一个徒有其表、缺乏实质约束力量的虚名罢了。人们之所以愿意遵从联盟的规定,无非是出于对自身声誉的顾虑而已。可如今的刘国早已声名狼藉,又有何信誉可言呢?与刘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啊!

刘国丝毫未曾替盟友们着想过,满心满眼只有自身的利弊得失。不仅如此,他还极力煽动各国发动战争。然而,一旦真的开战,三国只需封锁通道,断绝粮草供应,这场仗根本就没得打。到那时,恐怕连我们现有的领土都会不保。

于是,明王一边用力推搡着刘国,一边拉扯着他走出了元王府。口中叹息道:“刘王啊,你也是的,既然是来恳求别人出兵相助,为何还要这般耍性子发脾气呢?哎!倘若元王不肯发兵援助,仅凭我明王手下那几万将士,怕是远远无法抵挡敌军的攻势啊。”言罢,他已转身离去。

留下刘王及其护卫在原地任凭冷风吹拂,此时此刻,刘王反倒愈发清醒过来。

对啊,自己明明是前来央求他们出兵支援的,怎会弄到如此地步呢?

为什么自己不能早点儿多想一些诱人的条件呢?

为何非要等到如此地步才想着算计盟友,让盟友出兵卖命,而自己却坐享其成?

若是一开始就开出令盟友心动不已的条件,是否会有一个比现今更好的结局呢?

思及此处,刘王仰头望向天空,深深地叹息一声。口中喃喃自语道:“下一次,但愿还有下一次机会吧……”

此后,刘王多次寻找元王和明王,但明王与元王压根儿不愿意见他,甚至直接对外宣称已离开此地返回本国。

刘王接连碰壁数次之后,也只能无奈放弃。那么,明王和元王真的就此离去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一同前去找蒙天鸿,期望蒙天鸿能够开放运输通道,以便他们运送物资。

原本,蒙天鸿的打算是在三国交界处划定一条线路,作为明王和元王的通道,如此一来,便可平息当前之事,继而继续推进南征大业。

然而,就在蒙天鸿尚未提出这个想法之时。躲在暗处的梁策,听见这样的情况,就能分析以后的局面,梁策当然不能让梁国这里太平下来。

一旦前梁这块地区太平下来,那里自己的策划将付之东流。

自己虽然不想和蒙天鸿交手,但是元国和明国交手还是可以的。

所以梁策率先采取行动,他命令手下分别向西凉国和卫国各自寄出一封信函。

这封信中的大意如下:元国与明国私下里与刘国相互勾结,你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率领军队攻破刘国的防线,正是得益于突然,不经意。

然而如今他们又暗地里联手,同样有能力夺走你们的城池。

更何况,眼下你们三个国家都拥有通往明王和元王领地的通道,只要其中一国违背盟约,转而与明王或元王结盟,其他国家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此时此刻,机不可失,若不抓住机会封锁通道,一举消灭西凉国和卫国,日后必留下无穷祸患。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望皇帝多多思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