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2)

的确,在这个年代,龙国的工业水平还处于蛮荒时期。

厂子里基本都是靠师傅带徒弟,同一件事情,每个师傅的做法都不一样,甚至很多都是各个老师傅研究出来的老办法。

而不少老工人把这些都当成吃饭的手艺,厂子里面,各人凭手艺吃饭,信息并不共享,这就导致哪怕是同一家厂子里做出来的东西,质量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后世,龙国人总习惯性的对本国生产的产品质量信心不足,其实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固有印象造成的。

在后世, 这种情况一直到90年代,国内全面进行i质量体系认证后,这一情况才得到了改善。

这个年代,在日本这些重视标准化管理的公司眼里,龙国人和龙国的产品受到歧视的确是普遍现象。

“那个,您放心,我愿意遵守你们的操作执行规范,还请您等会教我使用车床的时候,一并将操作执行规范交待给我。我愿意遵守的。”

杨光荣红着老脸和技工真诚的解释道,可一遍诚意也只换来了技工的一声冷哼。

“标准化管理只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而已,它只代表了一种大多数现象,却没有包含在个体行为之内,我们只是借你的车床一用,你倒也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毕竟你身边现在站着的是一位伟大的研究人员,你应该感到荣幸,今天你能以一名普通技工的身份参与到一个伟大的研究课题之中。说不定还因此载入史册,就此成为你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叶士钊意味深长的在一旁笑言道。

技工显然不相信叶士钊的话,冷哼了一声便掉头去做准备工作了。

“叶总,您看今天要做的是这个东西吗?”

“但这个设计,齿轮和传动杆的咬合还存在缺陷,脱齿概率高达5左右,我们现在就把模型制作出来,肯定瞒不过村光先生的……”

刚才来的路上,叶士钊已经把需要做的东西和杨光荣沟通过了。

是杨光荣前段时间设计出来的一款新的模型,也是他研究的最新成果。

只是因为齿轮咬合的缺陷,他暂时找不到解决方法,所以这一成果还并没有公布。

叶士钊也是在那天晚上和他一起整理资料闲聊的时候知道的。

“没事,你先做出来,我自然有办法。”

虽然是最新型号的机床,但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杨光荣只是稍微适应了一下新的设备,就按照叶士钊要求的,开始处理最新的实验模型。

“这是个什么东西?”

“这好像是传动杆?”原来不乐意的技工在见识过杨光荣的手艺水平之后,至少已经收起了一开始的傲慢和歧视,在看到杨光荣做出来的成品后,不由好奇的问道。

“斜齿平面涡轮传动杆。”

叶士钊回答到。

“斜齿平面涡轮传动杆?”技工不由惊呼一声:“那不是日立公司的核心技术吗?你们怎么会弄这东西的?”

“难道你们是在窃取日立的技术机密吗?这是违法的!”

“我要举报你们!”技工的情绪很是激动。

“确切来说,这是斜齿平面涡轮传动杆的取代产品,你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完全不同。”

“斜齿平面涡轮传动杆的取代产品!”

技工愣在了原地。

他当然知道这样的技术意味着什么!

那可是一家国际大公司的核心产品!不说别的,就他的一个同事,对于车床操作技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改进,申报了专利之后,现在厂子里需要用到他的专利,每个月都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专利使用费。

这还只是操作技术的简单改进,现在这两个龙国人手里拿着的,可是可以取代日立这家国际大公司核心技术的产品!

技工张着嘴愣在原地,呼吸粗重。

“我刚才说过,也许这就是你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能够参与到这样一项新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是你的荣幸。”

一直到叶士钊和杨光荣离开厂子,技工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毕竟,他算是见证过一家国际大公司的核心产品被取代的过程,甚至还可以算是参与其中,不得不说,这样的荣耀,几乎是每个技工梦寐以求的荣耀。

“我竟然对那位杨先生如此傲慢!”

“如果我稍微上心一点,能够得到那两位先生的指导……”

叶士钊等人离开良久,技工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后悔不已。

而此时,叶士钊、杨光荣等已经到了长福楼了。

“这……这地方这么高档,要不,我就不进去了吧?”

做为整个东京最昂贵的饭店,长福楼的装潢自然是要匹配得上他的价位的。

古色古香的建筑沉默的伫立在东京的繁华街头,庄重、无声却又让人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