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老王家的孩子,都个顶个儿的好!(1 / 2)

王老头迈着四方步走到堂屋,看着吃着糕点,喝着茶水的小孙女,嘴角抽了抽。

小丫头这日子,属实是有些幸福,自己都有些羡慕她。

王暖暖正放松自己呢,就看到爷爷笑眯眯的走过来,本就心情不错的王暖暖更开心啦!

“爷爷!”

“哎!”

一大一小打了个招呼,王老头走到小孙女旁边坐下,搓了搓手指。

王暖暖多熟悉自家的老头呀,一看这样就知道,是爷爷有事情想说。

眯了眯眼,笑嘻嘻的开口:“爷爷,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呀?你说呀!”

王老头搓手指的手一顿,心里暗想:完了,这怎么被发现了?

王老头点了点头:“暖丫头,咱家要盖房子,钱倒是够,但是后续做生意流转的钱就不够了。”

王老头话还没说完,王暖暖就脆声说道:“我有呀!之前干娘他们给的金子还没用呢!”

王老头稍稍有些尴尬:“这钱爷爷本来打算给你当嫁妆的,结果,这就要问你借了。”

王暖暖小手衣摆:“哎呦,爷爷,我才多大呀,等我成亲的时候,家里一定有比这些金子还要多的金子啦,到时候再给我就好了呀!”

随后,前前后后瞅了一遍,发现只有爷孙俩,小手一挥,就把那盒金子拿了出来。

“喏,爷爷,你拿走吧,给咱家盖大大的,好好的房子呀!”

王暖暖开心的说道,随后又小小声的说了句:“这样爷爷奶奶就有自己的空间啦,嘻嘻!”

王老头听到这话,老脸一红,随后轻轻地拍了下小孙女的小脑袋瓜。

随后拿着金子就出了门,边走还边想,这小丫头真是不像话了,啥也敢说!

王暖暖看着自家爷爷,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捂着小嘴嘻嘻的笑了起来。

老王家自从决定要盖房子,行动就非常的迅速,也趁着这个机会,把暗卫们都拉出来过了明路。

村子里的人都说,老王家这是得挣了多少银子啊?

要盖大房子不说,还请了这么多人回来,这比大地主也不差些什么了。

王胜利,王胜意和王胜满三个,因着有慕子皓搞来的推荐信,也顺利的入了学堂,虽说有推荐信的作用,但是在夫子考校了这三个孩子以后,那上扬的嘴角就没再压下去过。

要说他们入学也是很有意思,老王家这是第一代去学堂的孩子,整个老王家都十分的注重。

赵树琴给三个孩子一人做了两身好衣裳,又给三个孩子按照王暖暖的想法,缝了三个书包。

笔墨纸砚虽买的不是顶好的,但也不是用的最差的那一种。

按王暖暖的话来说:“咱家会越来越有钱的,就别让三个哥哥在学堂被人瞧不起。”

三个小子都表明自己不在意,但是王暖暖知道,这就跟现代去上学时一样的,在同等学习成绩的情况下,你的穿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交往的圈层。

既然他们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家里也有这样的条件,就没必要去吃苦,没苦找苦吃,那纯粹是闲得慌。

准备的束脩也是十分的用心,给师傅上好的笔墨纸砚,还有一只山袍子,两包镇子里福轩堂的糕点,额外还有五十两银子。

收他们的人是陆夫子,要说这陆夫子也是个奇人。

他只是个秀才,但是,他的真才实学比正规的进士也不遑多让,只是因为他不想考下去,只考中了个秀才,就回来了。

前些年,陆夫子走遍了大江南北,见识了很多的风土人情,最后才回来开了个书院,也因为是这样,他教出来过状元进士都不知多少。

凡是他教出来的人,都和正规学堂里出来的士子不同。因着他比其他人多了更多的见闻,所以他在教学的时候,会引经据典,也会结合当下时事。

连皇帝都召见过他,也有很多达官贵人想请他去京城,但都被他拒绝了,要不是皇帝给了他一块学堂的牌匾,没准这会儿他坟头草都不知道多高了。

陆夫子收这三人的时候,看到推荐信,眉头一皱,其实心里是不高兴的,因着这人拿的是自己救命恩人的推荐信,这没法拒绝,心里有些不高兴。

想着先考验一下三个人,如果三个人真的不是那块料子,那就不用纠结了,直接推辞掉就可以。

但是一番考校下来,发现三个人都是个好苗子,最大的那个稍微普通一点,最让他经验的是最小的那个。

收了拜师礼,乐颠颠的就带着孩子们走了,完全忘了跟人家家里人说一声。

等到晚上回家,看到这么丰厚的拜师礼,着实是给他惊到了。

要知道,虽然慕名而来的人有很多,给过他拜师礼的也不知几何,但这家一看就是农户,还带来这么丰厚的拜师礼,自己这收的于心有愧啊!

都怪自己,为什么不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