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越来越好了(1 / 2)

住在这条巷子里的,总得来说,萧府这种三进的宅院就那么几家,基本上都是二进的居多,有的房子时间都比较久远了,可能已经住了一两代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里面在济州城多多少少都有点赚钱的小营生,不然也不可能住的起府宅。

这两天萧府整出来的动静也不小,所以大家都知道来了新邻居,也有已经盘算着上门认门的了,其实在古代,大家的心灵都比较淳朴,人都是爱热闹的,一句远亲不如近邻,永远好使。

现在呢,姜岁亲自挨家挨户的送水果和请帖,大家也都明白,新来的邻居是接地气而且好相处的,都笑着答应,八号那天一定会来祝贺。

当天下午,萧家就收到了很多来自邻居们的回礼,有的是一些本地特产,有的是一些自家店铺经营贩卖的东西,反正什么都有,不贵重,就主打一个礼尚往来嘛。

然后还有一些年纪和萧母差不多大的婶子们,开朗的已经互相聊上了,萧母留她们在府里吃茶。

看见萧府这置办的这么大气雅致,大家都知道这户人家有点子家底,互相一通聊下来,才知道人家是今年街上最火的那家萧记粉面庄的东家,就说这西街北街的,谁家还没吃过萧记的东西呢?

姜岁也提前考虑到这一点,最近这几天家里可能客人比较多,所以得体的茶水点心都是常备的。

几个邻居婶子看见周氏怀着孕,那么大个肚子,一看就知道是双生胎,直夸萧母福气好,那叫一个羡慕,萧母也是被捧的心花怒放,嘴都合不拢。

周氏着实被姜岁感动到了,给她送了一个专门伺候她的人,三十多岁,精挑细选的,看着就是个很沉稳的,说话轻声细语,一开始两天她还不习惯,但是人家真的是面面俱到。

萧勉回来了以后,就很有分寸的退下了,一点不显眼,特别会来事。

周氏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姜岁的好,但是她的好,她在心里记下了。

……

很快,便到了八号这天,姜岁专门请了一个民间做流水席的团队,反正就包给她们干了,他们会自己带上厨具,然后列一张菜单,主家给他们一个具体的桌数,他们就会看着置办,然后府里那几个奴仆,就先来前院帮忙招呼客人。

苏宴清这边收到请帖,居然直接送来了三个年纪在十六七岁左右的丫鬟,附带三张卖身契。

因为,大户人家的规矩就是,家里有什么喜事,招待客人,端茶送水的必须要这种五官端正的小丫鬟,才算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

姜岁正愁不知道上哪里去找呢,如果又去买的话,也实在是没必要,她们家也还没到那种,人人身边都要配备一个丫鬟伺候着的地步。

结果苏宴清会来事,直接给她现成送了三个过来,像这种贴身伺候人的小丫鬟,都是牙行的上等奴隶了,身价要比粗使翻上一倍之多呢。

其实她不知道,这是苏夫人叮嘱的,让苏宴清去办,苏夫人也收到了邀请,她心里已经接受萧兰兰了,把她当成未来儿媳妇了,只是就差一个契机和她正式见一面了。

既然以后是要当苏家主母的,现在萧府又已经置宅了,萧兰兰多少也算个正儿八经的小姐了,身边得有人伺候着,什么都得开始熟悉适应起来了。

住在这条巷子里的,总得来说,萧府这种三进的宅院就那么几家,基本上都是二进的居多,有的房子时间都比较久远了,可能已经住了一两代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里面在济州城多多少少都有点赚钱的小营生,不然也不可能住的起府宅。

这两天萧府整出来的动静也不小,所以大家都知道来了新邻居,也有已经盘算着上门认门的了,其实在古代,大家的心灵都比较淳朴,人都是爱热闹的,一句远亲不如近邻,永远好使。

现在呢,姜岁亲自挨家挨户的送水果和请帖,大家也都明白,新来的邻居是接地气而且好相处的,都笑着答应,八号那天一定会来祝贺。

当天下午,萧家就收到了很多来自邻居们的回礼,有的是一些本地特产,有的是一些自家店铺经营贩卖的东西,反正什么都有,不贵重,就主打一个礼尚往来嘛。

然后还有一些年纪和萧母差不多大的婶子们,开朗的已经互相聊上了,萧母留她们在府里吃茶。

看见萧府这置办的这么大气雅致,大家都知道这户人家有点子家底,互相一通聊下来,才知道人家是今年街上最火的那家萧记粉面庄的东家,就说这西街北街的,谁家还没吃过萧记的东西呢?

姜岁也提前考虑到这一点,最近这几天家里可能客人比较多,所以得体的茶水点心都是常备的。

几个邻居婶子看见周氏怀着孕,那么大个肚子,一看就知道是双生胎,直夸萧母福气好,那叫一个羡慕,萧母也是被捧的心花怒放,嘴都合不拢。

周氏着实被姜岁感动到了,给她送了一个专门伺候她的人,三十多岁,精挑细选的,看着就是个很沉稳的,说话轻声细语,一开始两天她还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