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1 / 2)

八零年代开饭店 梵芙 1092 字 2023-06-16

开始只有纺织厂一些闻讯赶来凑热闹的人,可姜毓脑瓜反应快嘴又甜,加上“亲爹不疼后妈很坏”的这么个形象,几乎来的人就没有空着手的,攒堆的人越来越多。

做生意就是这样,要是摊子上稀稀拉拉空空荡荡的,老板光吆喝人家非但不愿意来,没准还得躲着走,可要是周遭乌泱泱的围满了人,走过路过的甭管有没有意,大概率都会借着好奇心过来看个究竟。

有的大小伙子刚打完饭也没啥讲究,馋的当场就往嘴里扒拉,吃饭的模样要多香有多香,就跟后世的网络吃播似的。没买到饭的即使之前只打算看看便走,被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勾得最差也得买个醋溜白菜尝尝鲜儿。

不光纺织厂的工人干事,就连旁边经过的制衣厂下班的工人都来了,除此之外路人也有几个上前消费的。

眼瞅着四个保温桶底连菜汤都不剩,三轮车前还有几个排队等着没买到的人,姜毓扣上盖子,抱歉道:“今儿个卖完了,大伙儿明天再来吧,还是这个时间。”

“一份都没啦?”

“咋卖这快啊!”

“明天多炒点呀小老板。”

“......”

姜毓点头,“好嘞。”

等人都走光了,她准备收摊回家,忽然有人喊:“师妹!”

师妹?

叫谁呐?

姜毓扭头,见一个穿着深蓝色工服,五官端正的瘦高青年站在不远处。

奥,他啊,渣爹的徒弟小东。

刚才跟另一个男的买饭时就支支吾吾的好像有话说,但她忙着打菜,没有闲余时间跟他说话就没搭理。

“咋啦?以后别喊我师妹,叫名字就好。”姜毓道。

“嗯。”小东点点头,终于犹犹豫豫的说,“师母工作被顶替这事儿是师父不对,你......”

“我没事儿。”姜毓似笑非笑道:“以后你有新的师母和师妹了。”

仔细一想,她还真想起来小东这名字为啥耳熟,不是因为他是渣爹徒弟,而是他大小算个书中的男配——过两年会离开纺织厂,去南方那边倒腾衣服回来卖,之后自己学习设计开创服装品牌,以后那个牌子会很有知名度,因爱慕姜媛所以承包了她的衣服造型什么的。

一个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暖心男配。

姜毓只想踏实做生意,老实赚钱,作为书中的炮灰,她最好离和女主有关系的角色远一点儿。

“我先回家了啊,再见。”

小东“嗯”了一声。

他还想问问她真的不回家属房住了吗,可当看见她姥姥心疼地给她擦汗的情景,他想,不回去也挺好。

小东不明白师父这么个聪明人为什么不认的亲生女儿,反而去疼后头非亲生的姜媛,不仅帮她改户口还改了姜姓。

他有直觉,师父这回是办了件大蠢事,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

返程的路上姜毓拐了个弯儿,去了趟农贸市场,告诉王大妈后天还是那个时间送菜,又将要订的新菜品类数量和价格谈拢,这才回了大院。

出摊前已经跟姥姥吃过饭,到家刷干净保温桶后就没什么要忙的了。

姜毓坐在炕沿,将中午的收入所得摆在炕桌上,孟淑芬跟她一起合账。

最后算完,今天一共卖了三十五块三。醋溜白菜九十多份,西红柿鸡蛋大概七十份,青椒炖鸡块五十份左右。

跟她预估的差不了太多。

孟淑芬却是被惊呆了,她只知道中午一直在收钱,哪想到能赚这么多!

姜毓买了一百斤白菜五十斤西红柿五十斤青椒,十斤鸡蛋和两只八斤多的公鸡,这里边蔬菜是小头,鸡蛋九毛单价和公鸡一块二每斤,加上这两样,总共订购的食材是三十四块零几毛。

今天做菜用了一半的量,明天还能再做四桶。

算算利润差不多百分之五十这样。

两天利润三十五,一个月就是五百二十五。

孟淑芬嘴巴张的老大,“好家伙!要么说原来有人不要命的跑黑市,做生意真赚钱!”

“可不呗!”姜毓点了两遍钱,抽出十块给了姥姥。

孟淑芬当然推拒,“不要,你给我钱干啥!我有钱花呢,你赚的自己留着,以后当嫁妆使。”

姜毓哭笑不得,“我才多大啊,哪儿就那啥了,早着呢......”

这个钱是必须给老人的,不说她顶着大太阳跟她一块摆摊,只说烧火的蜂窝煤,炒菜需要的那些豆油酱油醋盐什么的都是姥姥姥爷花钱买的,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啥,可长此以往,时间久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钱不能让老人掏。

再者,他们给姜柏姜竹也花了不少钱,只有姥爷一个人有工作,老两口也不容易。

这次算了,下回她自己去买调料,煤啥的就直接给舅舅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