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太平(1 / 2)

朝堂上小皇帝苏哲正襟危坐在龙椅之上,此时他不苟言笑,面无表情的接受百官朝拜。其实从小他只要想就不用过多操心,三个辅政大臣再加上母后,他即便是躺在龙椅上睡觉也不会有人敢出声。他默默听着台下的启奏,点头摇头或者,偶尔说出一句“准!”或者“再议”,就这么结束了。总之在他登基以来,朝堂是大多数情况都是这个样子的。寡淡的如同一碗水,翻不起一点波澜,有时候他想不睡都难。

至于与辽疆开战的事情,已经没有再议的余地了,因为一听说苏哲有意谁支持谁出钱,几乎所有的大臣就一边倒的选择了集体默声,原本群情激昂,如今是讳莫如深。如果不是那辽疆细头目被抓,辽疆王亲上书愿亲自来朝致歉,他都不知道这台阶应该怎么下。

早朝快要结束了,苏哲缓缓起身,眼前的垂帘微微的晃动着,他拂拂宽大的衣袖。问了朝臣们一个问题。

“各位爱卿,朕!今年几岁了?”

各路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所问何意。

韩王:“陛下万岁!”

曹太师:“陛下万寿无疆”

户部尚书:“陛下千秋万代”

......

唯有郭老将军龇着牙鄙视了他们一眼,真是见缝插针,什么马屁都得拍拍。

“陛下今年二十了吧!难道你还能十八?”

苏哲脸上隐见不悦之意,看了眼文公公。

文公公躬身:“陛下今年二十二岁!”

苏哲拂袖转身坐下了:“是啊,朕早已过弱冠,怎么在各位大臣眼里朕依旧是三岁小孩吗?”

群臣不明所以,连忙跪地请罪。

苏哲怒意未消大呵一声:“来人!宣旨!”

文公公打开圣旨倆眼瞪得如同同龄般,慌忙得跪在了地上。一句都不敢读,苏哲瞪了他一眼,亲自口述宣读圣旨。

“革除户部尚书满仓正,户部侍郎良宵余,户部侍郎田千青在户部一切职务,革除兵部侍郎汪冉 ,兵部侍郎刘骁兵部一切职务。革护城将军宁金将军一职,其部下东西南北四路城门看守斩立决!革......”

朝臣在底下是听得大汗淋漓,大气不敢出一声。

圣旨上革除了近十多名朝堂官员,其中还包括一护城将军,还斩了京都四路城门看守。

所涉及的官员一个个都和尚摸不清头脑,有大臣斗胆请示道皇上,如此是为何,做这么大的决定可经过太后的首肯。

苏哲高声回答到:“问得好!你们扪心自问,自己做到底做过什么朕才要这么做,此事不必监察院调查,朕给你们三天的时间,你们自己好好想想,朕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偏偏革你的职!说得对的,朕会考虑官复原职,有丝毫隐瞒的,斩立决。还有不怕告诉你们这道圣旨朕的确没有通过太后和内阁的决议!朕为什么私自做了这个决定,是朕在给你们机会保你们一命!还有朕不仅要革!还要封,就封在朝的各位大人每人一个封号——太平盛世造梦使!如何!”此言一出,在朝堂上的所有朝臣诚惶诚恐。

苏哲起身继续说道:“不要以为没在其中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们或许比他们还要过分,躲得了一时也躲不过一世,都好自为之吧!另外朕给你们提个醒.若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就请各位官老爷就下了轿子,下了马,最好光着脚,一步步走出城去!看看到底是为了什么!”

此刻苏哲是真正的怒了,将太监手中的圣旨夺过愤怒的扔了出去。乔儿告诉他去京都其它城镇看看,没想到这个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就仅仅是城外就分布这大量的难民,一个个破衣烂衫骨瘦如柴,好多都光着脚。没想到一墙之隔城内歌舞升平一派繁荣景象,这城外却是这样的凄凉光景。

更过分的是,守城的将士居然不准难民进城,稍微离城门近些就强行驱赶。无非就是一些官员怕这些难民在天子脚下引起注意,被追责。苏哲眉头紧皱连皇城边上都如此,那别处的难民该有多少,之前他还一心要想着与辽疆开战,可不是要亡了这个国家吗!于是他悄悄调查了下撤了那些欺上瞒下与救灾有关的官员,还有不顾国情力荐开战的人。

他才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原来他一直生活在大臣们为他打造的太平盛世里。

下朝后苏哲立刻去了母亲的寝宫,还未进门便听到里面水杯摔碎地上的声音,太后大怒皇帝居然背着她做了这么大的决定,朝堂上风云变幻,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目前根基未稳,怎可做出这般大的决定。

苏哲甩袍跪在门外,恭请母后恕罪,并且讲清缘由,请母亲等三日后的结果。他并非是个武断之人,并非没有顾及那些个大臣在朝堂上的势力,之所以给他们三天的时间自己理清自己的过错,便是给了他们机会。

“母后,民大于天,非要等到那些难民□□四起,再来处置那些官员,就晚了!天下都不太平了,到那个时候儿臣要一个风平浪静的朝堂有什么用!”苏哲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