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阳光照在窗棂上,晃出一大片光晕,仿佛要穿透眼皮。李半夏挣扎了半天,终于睁开眼睛。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他拉开被子准备起床,却见身上都是红印子,又缩了回去。

卫央早就起来了,院子里有小小嘻嘻哈哈的玩闹声。李半夏穿好衣服走出去,发现卫央在举着小小摘果子,扭头看见他出来了,立刻要哥哥抱抱。

卫央把他放地上自己玩,见李半夏红着脸瞪自己,回想到昨晚她初尝男女之事,不顾他哭泣求饶来了好几遍,立刻讨好地邀功:“早饭在桌上,你洗漱好就能吃了。”

李半夏看她小心翼翼的样子,决定不和她计较昨晚的事情,自行去洗漱。

“孩子送去上学了,鸡鸭喂完了,定做的桌椅和架子取回来了,陶碗也都洗好了,就等你做配料,今天就能出摊。”卫央一边搬东西,一边汇报今早她都做了哪些事情,来争取减刑。

果然李半夏听了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施舍给她一个笑容。

出摊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像是炸肉酱、秘制辣椒油的活她插不上手,只能李大厨自己来。她能做的就是出卖一些力气,便接了哄孩子、洗青菜的任务。按照李半夏的吩咐,一手拎着框、一手拎着小小,摘了一大篮子菜,又拿去河边洗好。

李半夏趁空把出摊用的配料都准备好,又烙了些带馅的饼子,给双胞胎送去几个,他们出摊如果中午回不来,就让李季安的爹给热一热。

卫央把东西搬上马车,零碎的东西都绑好,给兄弟二人留出来坐的地方,一甩鞭子,李半夏开始了他的摆摊之旅。

县城规模还可以,有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东街和南街比较繁华,主要售卖一些高级货物,如珠宝、绸缎,两边都是较大的商铺和酒楼,不允许有店外摊贩经营。西街和北街路旁都是小商贩,北街是一个菜市场,小贩和村民围绕两旁,主要顾客都是来买菜的主夫或者大户人家的下人。二人之前商量摆摊地点时,就定在了西街,那里属于客货集散地,人流量大,相对来说摊贩也多。

西街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摊贩落脚处都是固定的,管事的领着他们去了一处空地,靠近市场的边缘:“外围摊位便宜,一日十文,包月二百。”

李半夏咬了咬牙,拿出二百文:“我包月!”

管事的难得看见这么干脆的租户,心情不错,指了指不远处一个红色围墙的房子:“我就在那里,有人闹事或者遇到麻烦进去找我!”说罢掂着手里的钱哼着歌走了。

“多谢大人!”想到刚拿出去的二百文,李半夏的心在滴血,脸色都不好了。一文还没赚,就花出去那么多。

卫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开始把摊子支起来,火也架上。他们定做的桌椅不大,都是竹子编制,一张桌子只能容纳两个人吃饭,烧锅用的也是自家的柴火,能省就省。隔壁是一家买馒头和蒸饼的夫妻俩,看见他们摆摊,那男子就上来和李半夏搭话。

“小兄弟,你这卖的啥呀?”他看见泡在盆里的粉条,疑惑地问。

“酸辣粉,我家妻主想出的主意,就来试试。”二人聊到价钱,那人一听七文钱,砸了咂舌,七文钱能买好几个大饼了,真贵!

小小今天被李半夏捆在背上,看见哥哥拿出了肉酱,挥舞着小手:“次粉粉!小小次!”李半夏看看街上有往这边看新奇的行人,眼珠一转,拿出一份粉条,放进烧开的锅中,锅中满满都是昨天就开始慢炖的大骨汤,被再次烧开后,鲜香味飘出来,也引得路人频频观看。待看见李半夏煮好了粉,又加入配料,已经有人走过来询问是什么了。

小小张大嘴巴等着哥哥把粉喂到嘴里,自己拿起小勺子吸溜地喝汤,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看见小小的吃相,询问价格后,犹豫一下,便点了一碗尝尝。

这是李半夏接待第一个客人,他麻利地煮好粉,询问客人:“要不要辣椒油?”

“要,多加点,我就爱吃辣!”客人端过自己的粉,拿起筷子一拌,几根绿色的青菜,配上红色的辣椒油,再加上透明的粉条,看着就有食欲,往嘴里一送,肉酱的香味夹杂着炒熟的芝麻,与爽滑的粉条送入口中,又酸又辣,味道绝了。

“好吃!”客人回味着这酸辣粉的味道,忍不住砸砸嘴。

她想掏钱付账,就见老板又小竹筐又煮了一些粉和菜放进她碗里。

“你是我第一位客人,再送你点!”客人连连道谢,拿起筷子又大口吃起来。

卫央把马车送到驿站,交了五分钱保管费。回到摊子时发现已经有好几个客人在吃粉了,李半夏一边煮粉一边招呼客人,时而吆喝一声,不见平时羞涩的样子,看起来心情很好。看见她还得意洋洋地朝她晃了晃装钱的小匣子。

卫央笑了一下,接过了收钱的活计。

市场里来了个新摊贩,卖的是大家没见过的酸辣粉,吃过的人大声称赞。很多人不知道粉条是什么,有人闻声而来。

此时正值午饭时间,货栈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