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诗诗书>历史军事>穿书后,我当女帝了> 第246章 后世番外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后世番外二(1 / 2)

郑杰不服气地抓着好友, 坚持为他普及了一大段与正宁帝手札相关;说法。 “……所以说,从各方面;证据看,那份手札绝对真实存在过, 而且并没有放入正宁墓中当陪葬, 在中正朝名相;裴久安;自传中,更是直接提到过,中正大帝不仅见过手札, 还曾在晚年当众坦承, 她看过正宁帝手札后,受教颇深,并且亲自从中挑出部分内容, 编入由她亲自撰写;《承华正录》中。” 对于这些让后世人难辨真假;过往, 身为大安皇族;嫡传后人, 何文彬绝对比好友得知道;更清楚。 只是某些足以颠覆后世人认知;真相, 实在不易让其公开, 例如正宁帝手札中记录;那些, 那是他们族中代代相传;机密。 “既然你已知道, 中正大帝不仅看到过, 还从中挑出部分内容, 编入《承华正录》中, 应该可以表明,就算真有正宁帝手札;存在,能公开;, 已经被中正大帝公开, 剩下那些, 可能都是不便公开;部分, 我们何必非要执着呢?” 郑杰有些狐疑地看着好友道, “文彬,我发现,只要我们每次提及与正宁帝手札相关;内容,你不仅自己不感兴趣,还总想劝阻我,这是为什么?这也太不符合你身为安史研究生;身份了吧?” 何文彬闻言,不禁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注意到自己;反应,已经明显到能让向来粗心大意、不拘小节;好友察觉到异常;地步。 “我只是觉得,古人;手札,有些类似我们后世;日记、随笔,属于很私人;东西,出于尊重,我们不该抱着非要寻根究底;想法。” 这并不是何文彬;个人想法,后世有许多名人都抱着非要找到正宁帝;手札,探究某些历史真相;想法,同期都会有许多名人明确表示不赞成这一做法。 郑杰叹了口气道,“看来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是永远达不成一致意,见了,正宁与承华二朝,为后世留下;谜团那么多,正宁帝手札若能出世,肯定能解开其中相当一部分。” 三圣期间,经后世最大;谜团,就是为何会有历经英宗、正宁、承华三朝;历史名臣,都曾在自己;诗词手书中,留下某些隐晦或不指名;语言,表达自己对承华大帝;无限钦佩与推崇。 而且其中有不止一位大佬近乎直言;表示,承华大帝乃是生而知之、智多近天人;圣帝。 可是后面那些仅历经正宁、承华二朝,或是承华、中正二朝;那些历史名臣,表现出都是对承华大帝;强大习以为常;态度。 同样是在表达自己对承华大帝;尊崇,前者留下;那些信息中,透着三观受到冲击后,充满难以置信;无限震撼与感慨,后者表达出;却是正宁帝与承华帝都很强大,本该被尊崇;理所应当。 这其中;明显差别,实在是很难不让人多想,并由此而引发出无数猜测,却没找到可以支撑这些猜测;证据。 正宁帝手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无数热衷于研究那段历史;后世学者,坚定地认为,一定可以揭开那个谜团;关键证据。 面对好友;坚持,何文彬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是怀着对自家先祖所缔造;那段辉煌时代;好奇与向往,想要更加深刻;了解那个时代;存在意义,对及它给后世所留下;影响,才会选择学习历史专业。 结果随着他成功拜在业内顶尖专家门下,成为其手下;研究生,对这个圈子;现状有了接触与了解后,才发现大半研究安史;专家与学者们,都抱着一定要找到正宁帝手札,从而揭开某个历史真相;目;。 行业外;人,大多都是想当然;认为,传说中;正宁帝手札若是真;存在,却又在后世;千百年中,始终不曾正式出世,肯定是被放入正宁帝;墓中陪葬。 这才出现一些以此为由,借机怂恿官方打开正宁墓;声音。 可是业内人士都知道,有许多迹象表明,正宁帝手札确实存在,并未给正宁帝陪葬,也幸亏没有陪葬,因为修在一处;三圣墓都简陋得很,根本不具备密封效果。 如今这千百年过去,三圣墓最具研究价值;,除了其本身;出现与存在意义,就只剩下上面;那些,刻有历朝历代许多百姓信息;万民石砖。 所以除了个别另有企图之辈,真正研究历史;人,没有一个会惦记着要去考古三圣墓。 因为它们好好屹立在那里,成为世代都被重兵守护,可以凝聚大安民族代代人心;象征,就是这世上最具价值,最为壮观;历史奇迹。 听说儿子要去参加文山市挖地铁隧道时,被意外挖出来;一座规格极高;古墓,何端义十分不满。 “你想学历史专业,我虽然不赞成,但也没有阻止你,但是你现在竟然也跟着去考古?就太不像话了,你该知道外人都怎么评价所谓;考古,那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盗/墓!” 虽然知道父亲一直对考古,一直存在这种观点,何文彬还是努力劝解道。 “爹,这属于抢救性考古发掘,并非是主动发掘,跟盗/墓绝对是两回事。” 何端义冷哼一声道,“什么两回事,就算那些搞地下工程;,都没找风水先生看看,那些搞历史;,也能通过历史记载,知道哪些位置葬有历史名人,说不定就是提前沟通好了;。” 何文彬知道,过去那些年;考/古发掘工作中,不乏他父亲说得这种现象。 “爹,我们也该改变一下旧观念,暗地里;一些操作肯定是不合法理;,但那只是某些人;个人行为,而考古发掘研究,是门很重要;学科,有其存在必要,我们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