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娘夫妻赶忙摆手, "别麻烦别麻烦,我们看完就回去,在这儿待着白花钱嘞。"
赵建国也没勉强,对他们说: “我问过医生,医院做些检查,用不了一上午,下午我带你们去看个老中医,那位在我进修的中医院很出名,现在年纪大了,就在医院挂个名,一周只来两天,正好你们赶上了。"
夫妻俩对视,孙大娘担心地问: “要花好多钱不?”
34;是要多花一些,但他医术好,开得药效果好,能少喝两副。"
夫妻俩一听,算了算,好像也没多花,没再问。招待所只开了一间,一家三口人挤在一起。
赵建国提前从医院食堂给他们打了饭菜,请招待所的人热了一下,送到他们屋去。夫妻俩说啥也不要他花钱, “我们带了咸菜和干粮,你拿回去明天吃。”
“你们过来,我要是连饭都不给准备,回家不得让秀兰讲究死?”赵建国强硬地放下, “就这一回,你们不吃,也给春妮儿吃点儿好的,看她这脸,蜡黄的。"
夫妻俩看看闺女,推拒的手缓下来。
“那我先回宿舍了,明天早上七点我来接你们。”
孙家夫妻俩连连道谢。
赵建国叮嘱他们明天早上别让春妮儿吃东西,最后看一眼沉默的春妮儿,叹气离开。转过天,赵建国准时来找他们,他知道孙家人怕麻烦人怕花钱,所以这次他没打饭。夫妻俩就着热水吃完干粮,就催着去医院。
人们常常讳疾忌医,孙家夫妻踏入医院,便一脸的忐忑不安。
春妮儿也不住地颤抖。
她很怕。
怕她真的有什么毛病。怕最后一丝希望破灭..
赵建国安抚他们: “跟着我就行。”
一家三口便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不错眼地盯着他。“先做检查。”
赵建国带着孙大爷挂号,交检查费。
还没开始看,五十块就要去三分之一,孙大爷掏钱的手都在颤抖。
赵建国见状,接过他的钱袋,帮他交钱,”看病不是别的事儿,钱不能省。"孙大爷只能低下沉重的头,佝偻着背,跟在他身后。
抽血的时候,孙大娘根本不敢瞅尖锐的针头,怕春妮儿害怕,就抱着她不让她看。春妮儿却怕抽得少了查得不准,痴痴地要求:“够吗?多抽点儿吧。”采血的护士语气不太好地说: "血哪能随便抽!走吧!"孙大娘难为情地拉起春妮儿,又去检查别的项目。
春妮儿全程都过分配合,哪怕妇科的女医生要带她进小房间去检查,她也忍着恐惧和颤抖独自跟进去。
/>
赵建国和孙大爷等在外头。
孙大爷不住地抖腿。
时间过得很慢,许久之后,母女俩终于掌着检查单出来。赵建国接过来。
有妇科病。
还不轻。
其他的检验单还得等,赵建国便领着他们去看老中医。老中医七十多岁了,头发全白,面色却红润。因为赵建国提前拜托,老中医知道他们从外地来,让他们插队先进诊室。
"右手。"
孙大娘赶紧拿着春妮儿的右手放到脉枕上。
老大夫手指放在春妮儿的手腕上,眉头越皱越紧, "“你这身体……"大夫脸一沉,看病的人心都要跟着颤一颤。孙大娘惊慌地问: "大夫,我闺女咋了?"
春妮儿也紧紧盯着老大夫,嘴唇发白,豆大的汗流下来。
"你这也太虚了。"
老中医推了推眼镜,看向检查单上的年龄,眉头皱得更紧, "这才二十多岁,血严重不足,快赶上三四十岁了。"
"换一只手。"老中医重新放上手, "再伸舌头我看看。"
春妮儿反应慢半拍,随即尽可能地使劲儿伸舌头。老中医边看边摇头。孙家夫妻的心一沉再沉。老中医收回视线。
春妮儿的舌头还伸着,赵建国告诉她"好了",她才收回去。老中医又问了月经周期。
孙大娘抢着说:"没结婚之前是正常的。"
"婚后呢?"
孙大娘推春妮儿,催她说话。春妮儿低低地说: "很久没来了……"老中医收回手,拿笔开药: “我给你们开两副药,先喝着。”
孙大娘焦心地看了看赵建国,又看向老中医,惴惴地问: "大夫,我闺女这身体……能怀孕吗?之前为了怀孕,还找人拿过土方子喝……"
老中医的笔尖一顿,严肃地教训: “胡闹!药是能乱喝的吗?再说那是不是药,你们根本不懂。生娃比她命重要吗?"
孙大娘羞愧地低头。
>春妮儿执拗地看着老中医,迫切想要一个答案: “我能生吗?”
老中医脸色发黑, "这么年轻,身体这么差,还想生孩子?不要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