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开始了搜捕。
清军入关近一年,从来也没有如此大力度的搜查行动。
几乎是挨家挨户,条条街道都不放过。
内城,外城一块儿搜查。
更恐怖的是,当日冲撞刑部衙门的百姓们,领头的五十多个人,同一天被绑送西市,枭首示众。
连同在当日战死的锦衣卫儿郎们,脑袋都被割了下来,挂在城墙上示众。
除此之外,到处张贴悬赏告示:
兹有前明锦衣卫辽东掌事右都督,领正一品官阶,骆虎,字泰来,以及众随丛,多次刺杀叔父摄政王未遂,又连杀前明官员及家眷,近三百多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我大清病虎焉?
凡军民人等,只要将其拿获,提供线索者,皆可获得赏赐,其赏格如下:
首犯,骆虎,得其首级者,赏千两黄金,御赐黄马卦一件,升牛录,领正三品俸禄,赐巴图鲁称号,全家抬入正白旗旗籍。
……
清廷这一次是动了大手笔,一时间,那些想归降大清,搏一个好出身的绿林土匪,江湖武林高手们,莫不动心,个个手痒难耐。
城中已是风声鹤唳,到处是眼线,有清廷的,也有民间的,短短过去十余天,就有好几十个骆家儿郎,被绑送到刑部大堂的。
事后证明这些人都是假的,都是被冤枉的,可清廷为了杀一儆百,一直保持高压,威胁的态势,这些人即使明知是冤枉的,也大都杀了。
少有生还者。
这还算不错的,还有比这更冤枉的,有的人只因为发式上像,或者长相相像,直接就被当街格杀。
一时间横尸街头的,大有人在。
逼得人人自危,百姓们甚至都不敢出门。
可这不出门也不叫事儿,总得出去谋生,结果有人想了个主意,干脆把头剃了。
这么一来,就不可能被人认错了。
你总不能,把顶着旗人发式的人,杀了吧。
更何况这还有个危险,万一杀的是真旗人呢?
那可就惹下大麻烦了,全家人的脑袋加一块也不够砍的。
这么一来,无形之中,加剧了后来剃发令的强悍推出。
当然这也是后话。
在这之前,多尔衮就曾经根据孙之獬的建议,想要推出剃发令,可一经推出,反对的人太多,再加上天下尚不稳定,也就作罢了。
论起剃发令,罪魁祸首就是死去的孙之獬,本来多尔衮,根本就没那个意思,是孙之獬再三建议,非要抹去明朝的一切特征。
可惜就是可惜,骆虎杀的他太迟了。
这么一折腾,振威镖局没法呆了,早就被怀疑上了,骆虎一行人不得不再次搬迁。
辽东锦衣卫,在京城的最后一个据点。
宣武门天主大教堂。
骆虎本来不愿意启用这里,因为这是在京城的最后一个据点。
这个据点一旦被查获,辽东锦衣卫儿郎们,再想在京城落脚,已是千难万难。
可这实在是没有办法,当下的情形实在是危急。
太子没有被救回来,反倒会因为这一次,失败的救援行动,让清廷加快处死太子的脚步。
骆虎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自己和辽东锦衣卫儿郎们全拼光了,誓要把太子救出。
太子太重要了。
一方面是烈皇的血脉不能断绝,另外一方面,这个时候的太子,不仅仅是个太子。
确切的讲他是一面旗帜!
有他在,随时可以号召天下臣民,凡是忠于明朝的势力,都可以归拢在这个旗帜下,反清复明。
更加确切的讲,该害怕的人不是亡国太子,恰恰是盗取皇位的清廷皇帝。
也正因为如此,多尔衮明知这是真太子,也一定会找借口杀掉,绝不会留下后患。
自古以来,继任的王朝皇帝会对前朝的皇帝后代,追杀殆尽,绝不会放过一个人。
更不要说来自于白山黑水,本来就得国不正,又过于轻易的大清。
骆虎一行人来到宣武门的天主教堂,他们都乔装成教民,此时的教堂,大门紧闭。
西洋人利玛都,留着大胡子,身着一袭,黑色的修士服,更加显得身材修长,就是有点驼背。
他远远见教民来访,非常开心,连忙迎上前,用熟练的汉语说道:
“感谢你们对上帝的真诚,在这乱世之中,还能保持这一份虔诚的信仰,实在让我感动,阿门!”
乔装改扮的骆虎笑了笑:
“我们拜的不是耶稣,是九天娘娘!”
利马都一听这话,神情肃然,收起了笑容:
“阁下请随我来!”
一行人跟着利马都开了教堂门,径直来到了耶稣神像下。
这里除了骆虎来过,其他人都没来过,好奇的看着,钉在十字架上的老头儿,可怜巴巴的,好像很痛苦的模样。
小翠还不好意思的捂住了眼睛。
就见利马都摘下脖子上的十字架,咔嚓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