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诗诗书>都市言情>苍生纪> 第五章 一触即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一触即发(1 / 3)

姬垌细看之下,却发现一灰衣少年抱住荆露立在一旁,身旁还站着一个白衣少年,姬垌识得这白衣少年正是荆济。  墨义与荆济出了酒楼,看到这边人头攒动,彷似有事发生便想凑过来看看热闹,二人进到内圈就见到荆露在和姬垌动手。荆济一见,立时紧张的道:“露妹怎么跟他动起手了?”未等墨义细问,眼见荆露性命危在旦夕,墨义也顾不得许多,只得先行救人。  荆济急切问道:“露妹,伤在哪里,你怎么跟姬垌动起手来?”  “大哥,说来话长,这老东西故意为难于我。”荆露说道。  姬垌手握双斧看向三人道:“原来还有帮手,既然来了那就一块收拾了!”提斧便奔三人而来,墨义示意荆济照顾荆露,然后飞身迎向姬垌。姬垌虽人高马大身材粗犷,但是动作却是十分的灵巧,一双斧子在劲力的加持下更是虎虎生风。  缠斗之际,姬垌已经将碎地斧二十六式耍了一遍,尽管如此却未占到一星半点的便宜。姬垌已是有些气血上头,怒火中烧,墨义抓住机会连番出手,分别在姬垌的左手曲垣穴和右手的肩髎穴各拍打了一下,姬垌手中双斧立时脱手而出。  见姬垌已然失去战斗能力,墨义停手向荆济走去,此时荆姬两家人也已闻讯赶到。见姬垌双斧脱手,姬青英赶忙上去询问:“二哥,没有伤到吧?”  荆玦忙上前向姬垌道:“垌老弟没有什么大碍吧?小辈没个规矩,还望老弟多多包涵。”  姬青英不忿道:“荆大当家果然调教有方,如今的小辈都可以独当一面了!”  荆玦笑脸道:“青英妹子切勿动怒,待我回去查问明白,改日定当登门谢罪。”  “不必!今日之耻他日定要百倍偿还,我们走。”姬垌带着姬家一众人等悻然离去。  荆家大堂,众人落坐。  荆济起身道:“父亲,今日之事非露妹之过,乃是姬家故意为难,若非我与墨大哥路过,露妹恐怕已经身首异处了!”  荆玦道:“事情始末为父已然尽知,为父担心的是荆姬两家已再无共处的可能,虽然我们一再忍让却也无法改变现状!荆姬两家如若发生大的冲突,不知道会祸及多少无辜,为父只是不忍无辜之人因荆家而受牵累!”  玄老一笑道:“大当家宅心仁厚,事到如今竟然还在为他人着想,实在可敬可佩。”  荆玦道:“前辈见笑,荆家所来不易,义陇城百姓亦不能因荆家而经受动乱之苦。姬峧这些年遍行江湖,人脉甚广,晚辈担心他私心太重,会引来不必要的江湖麻烦!只希望他尚存仁人之心,不要妄开杀戮。”  荆露走进大厅施礼道:“伯父,都怪露儿一时冲动给荆家惹了大祸!”  荆玦怜爱的道:“露儿不必自责,此事你并无过错。人内心的仇视和对立一旦出现,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被认同,哪怕是为了他们好!”  荆露道:“谢谢大伯,不过今日幸亏得墨大哥相救,不然可能就真的回不来了。”  荆玦示意荆露一边坐下,转身向墨义和玄老道:“玄老,墨贤侄,时下荆家可能会麻烦不断,为了不给二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荆玦想请二位暂时离去,倘若荆家能过此劫,荆玦定当登门拜谢,还望两位多多包涵。”  未待墨义开口,却听玄老道:“也好,老朽还有事情想向小友请教,打扰多时,甚是感谢。”  两人收拾行李的时间荆玦已命人备好马匹在门外等候,二人辞别众人纵马飞驰直奔西门而去。眼见出了义陇城,墨义低声道:“前辈,好像有人跟踪?”  玄老细语道:“别回头,只管往前走。”  一老一少沿大道疾驰多时,远远看见一茶棚,玄老道:“人已退去,过去喝杯茶歇歇脚吧。”二人来到茶棚前翻身下马。墨义斟满茶水向玄老道:“前辈为何把晚辈拖走?晚辈虽然粗浅,也知江湖救急,不避刀兵,何况荆家乃大义之家。”  玄老笑道:“少年人可知我们若在荆家就始终处于明处,离开了不代表不能再回去,更何况你怎么知道荆家就应付不了呢?”  墨义似有所悟道:“前辈的意思是我们再回去?”  玄老道:“先喝茶吧,喝完我们去找个休息处,天黑再回义陇城。”  墨义心中大喜,原本对玄老的做法还有些怨怼,听玄老这么一说心情顿时大好起来。墨义自幼受父亲教导,侠义仁心,扶危济困义之所在,明知荆家有难而不顾,始终觉得内心难安,如今释然,心情顿时大好。  夜半。  义陇城西门偏北的密林处,两条人影立于城墙之下,正是玄老和墨义,看着面前的城墙,墨义有些不解的道:“前辈,我们是要从这里进城吗?”  玄老道:“正是,城西应该是义陇城预留的外扩之地,城墙最矮,城防相对松懈。因为处于城西,紧靠密林,是我们进城最方便的地方。”  二人在城西随便找了一家偏僻安静的客栈住了下来,收拾停当,墨义向玄老道:“前辈,晚辈有颇多问题请教,不知前辈可愿赐教?”  玄老回道:“小友尽可说来听听。”  墨义道:“荆姬两家作为义陇城大户,争端为何不报官府?”  玄老道:“小友看来并不知道新秦大陆的情况,据我所知,我们祖先并非这片大陆的原住民。老朽有幸看过《新秦大陆纪事》里面记载有这片大陆的历史。”玄老遂向墨义讲述了新秦大陆的由来,道:“鉴于此,这片大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绝对的、统一的掌权者,最初的二百年里,一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