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诗诗书>其他类型>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第0174章 抄袭王之涣的成名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74章 抄袭王之涣的成名作(1 / 2)

方孝孺的解读,就连蓝玉、常升等人都回过味来了。

天啊,三孙,这是在讽刺王清选!

王清选脸上全是麻子眼儿!

太爽了!

你王清选不是想看允熥的笑话吗,不是要等着他出丑吗?

现在,反而被允熥给讽刺了!

文臣们没料到这诗,还能这么解读!

回想一下,果真是如此!

不过,这可能真是碰巧了!

碰巧连出这么几句诗,既不工整,也不对仗。

碰巧方孝孺又是翰林,学问那是天下公认的。

这诗是吴王胡诌出来的,方孝孺硬是从这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方孝孺的水平,果真是非同凡响。

本来,朱允熥眼看着又要丢人出丑了。

谁知道被方孝孺如此读解,不仅没出丑,反对把王清选搞得下不来台。

被三皇孙讽刺了,你王清选又能如何?

人家朱允熥也没有说你王清选的脸上有麻子眼!

王清选满脸胀红,脸上大大小小的坑,越发明显了。

仇占可一看王清选尴尬了,立马过来解围:“吴王,您这诗,且不论格律和平仄,嗯,首先是跑题了。我建议您还是再做一首,与塔有关的。”

朱允熥看了一眼方孝孺。

方孝孺笑道:“拿纸笔来!”

既是文人聚会,聚贤楼早就备好了笔墨纸砚,连墨都已经研好了。

方教孺悬腕,用正楷书写起来。

不一会儿,写好了,早有人过来将纸拿起向大家展示:筛藕芥蜂窝开雨打尘埃后院虫吃菜石榴皮翻过来满地坑洼树待栽啊,所有人总算是看明白了!

头一句的“筛”就是塔尖。

下面每一句、每一行都比上一句、上一行多出一个字。

最下面的“满地坑洼树待栽”就是塔底。

这诗,当然与塔有关。

“诸位,这就是典型的宝塔诗,宝塔诗,难道说,与塔无关吗?”

方孝孺的话,让一众文臣们小声议论起来。

不是朱允熥会作诗,而是方孝孺太厉害!

“好!”

“好!”

“好!”

……

武将们都扯起嗓子喝彩,厅中热闹异常。

蓝玉大喜,平时对这个方孝孺很是看不起。

哪知道此人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本来平平无奇、即将被人笑话的诗,经方孝孺这么一解释,这么一书写,一切都反过来了!

蓝玉直接站起身道:“看看,这不就反过来了?”

“刚才吴王说,有朝一日翻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王大人呐,我看你怎么了,脸这么红,脖子这么粗?”

仇占可又站出来圆场:“往下进行,往下进行!每个人还有一首诗呢。”

朱允炆也说道:“对,下面这首诗呢,是边塞诗。”

“我先来吧。”

“奉节辞天阙,白马穿龙城。雪暗凋玉树,风刀杂鼓声。”

好,好,好,文臣们都叫起好来。

一首一首的边塞诗出来,每首都不错。

杨溥、方孝孺等人也都暗自点头。

蓝玉听得不爽,站起道:“你们哪个人去过边塞,你们作的边塞诗,岂不全是瞎搞?”

常升立马附和:“是啊,你们连刀都拎不动,还作什么边塞诗,简直是笑话!”

蓝寿也道:“你们作的这些边塞诗,恐怕都是从前人的诗句中摘出来,胡乱凑的吧?”

王清选等人顿时尬住。

别看这些个武人不会作诗,但偏偏他们说的话,让人无法反驳。

你连边塞都没去过,还好意思作边塞诗?

没有实地亲身感受,写出的边塞诗,可不就是完全凭着想象吗?

凭着想象,换一句话说,就是瞎编乱造。

或者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出来胡乱凑的。

朱允炆后悔了,自己怎么偏偏选边塞诗?

这下子被武将们抓住把柄了!

自己带头作了一首边塞诗,岂不也是瞎编的?

蓝寿看朱允炆的脸色不好看,立马补刀:“你们谁真正上过战场,谁真正杀过敌寇?”

“吴王不久前随陛下到杭州打窝寇,杀死窝寇无数,嘿嘿,你们,嘿嘿。”

蓝寿的嘿嘿冷笑让朱允炆的太阳穴都一抽抽。

蓝寿这是在以朱允熥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啊。

朱允熥上过战场,不管如何,还碰巧杀死了一名窝寇。

而反观自己呢,从未上过战场,更不要说杀死敌寇了。

今天晚上,好像不对劲!

一个小小的诗会,居然要让朱允熥占了上风!

这在事前,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王清选站出一步道:“蓝大人,吴王上过战场,下官佩服。这么说来,吴王,一定会作边塞诗了。”

这时,文臣们都反应过来了。

是啊,你朱允熥既然上过战场,那么就证明一下!

用你的边塞诗来证明一下!

“边塞诗,我倒不太会作。”朱允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