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目光晶亮,盯着孙朝歌。
“朝歌,今年的优势株,我们都给你带来了。”
“是啊,看着产量能比去年多好多呢!”
“朝歌,下一次的播种,就等你筛选出来了!”
……
村民将孙朝歌围了一圈,说着自己心中的高兴话。
孙朝歌:“我知道了,这些我都收下了,等这次的一收割完,我立马去种新的。”
“那真是太谢谢朝歌你了!”
“朝歌你也刚回来,那我们就不多耽误你做事了,我们走了。”
“是啊是啊,大家都回去吧,走走!回家了!”
村民们把竹筐里的水稻拿出来放在干净的地上,然后一起离开了孙朝歌的家。
孙朝歌:“大家慢走啊,我就不送了!”
阿周平静无波,沉默地走过去将院门打开,然后将这些水稻一一搬进院子里。
孙朝歌摘下大黑身上的竹筐,然后将系着大黑的绳子递给阿周,去洗了把手,然后就钻进了厨房。
阿周则是将大黑牵去牛舍,然后找出个干净的大竹筐将村民们送来的这些水稻一株株的绕着竹筐边缘摆好,弄完这些才去喂家里的牲畜。
当阿周从杂物房出来,正拍着手去灰尘时,就见院门被人推开,黎稔正拿着一个竹筐走进来。
待他走近,阿周则是客气道:“黎稔小哥,你来了。”
黎稔也老远就看见阿周了,只是走近的时候,见阿周跟他打招呼,他也只是瞥了一眼,并没有回话。
黎稔拿着竹筐放到正屋门外,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对阿周,那可真是懒得搭理,连表面样子都懒得做。
阿周也不介意,后脚跟上黎稔进了厨房。
黎稔:“朝歌你也刚回来吧,我帮你。”
孙朝歌已经在切腊肉了,听到这话,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黎稔,这才回过头去,拒绝道:“不用,快好了,你也没吃饭呢吧?留下来吃饭,吃完再走。”
黎稔摇头,回过神来孙朝歌可能看不见,道:“不了,阿婆还在家等我,我来呢也只是给你拿来我家的优质株,明天我家就收稻谷了。”
孙朝歌将切好的腊肉弄进盘子里,然后转身去炒菜。
孙朝歌:“那还挺快,今晚得找村里的姑姑婶子们说一声了。”
黎稔点头:“对,时间挺赶,既然你不需要我帮忙的话,那我便走了。”
孙朝歌回给他一个微笑:“好,路上注意安全。”
黎稔这才离开。
阿周原本就站在厨房门口,见黎稔离开后,这才走过来,拿起孙朝歌还没洗完的菜洗起来。
阿周:“黎稔小哥,跟你的关系还挺好。”
语气平静,倒是听不出来什么感情。
阿周见过王秋雨,也知道王秋雨在避嫌,但是孙朝歌和黎稔两人的相处方式,倒真是坦荡放松,没有避讳,这也不免令他感到一丝奇怪。
孙朝歌想到这,背对着阿周,微微笑了笑:“黎稔是个好孩子,为人热心又善良,虽然父母都出了意外去世了,但是还蛮乐观的,在村里,算是跟我玩得最好吧。”
黎稔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对于孙朝歌这个活了三十来年的现代人来看,不就是个孩子吗?
阿周抿唇,将洗好的菜放好,转过身,刚好孙朝歌将锅里的菜装盘好,于是他接过来端过去放在桌上。
阿周:“你两情况如今差不多。”
怪不得两人能玩到一起。
孙朝歌点点头,挺认同他这话。
……
吃完了饭,天已经黑了,孙朝歌点了油灯和蜡烛,将这些村民们带来的水稻一一摆好,按照饱满度和植株高度将它们分为三等品。
油灯也没多亮,等一根蜡烛都烧完了,孙朝歌就站起身拍拍手,不打算继续弄了,剩下没弄完的就堆放一边。
阿周不知道孙朝歌具体的分类标准,所以也只能是拿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看着,要是孙朝歌有需要,他可以随时帮忙。
阿周:“朝歌姑娘,将这些分好后,怎么做?”
阿周是真心发问,他还未接触过种田这种事,大多数的理论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得到的。
孙朝歌将分类好的水稻用绳子一一绑好然后挂到墙上,然后回道:“明天将这些分好的拿去晒干,然后包好,等收割完这次的就立马播种,我们这天气炎热,水源充足,一年能种两次水稻,要是慢了一点,都会耽误最佳的生长期。”
阿周点头,站起身去帮忙。
弄好后,见时间差不多了,阿周说道:“时间不早了,那朝歌姑娘早点休息。”
然后就退出了正屋。
孙朝歌歇口气喝口水,然后洗漱去了。
第二日。
阿周一如既然起的比孙朝歌早,这次孙朝歌起来都可以直接吃早饭了。
黎稔家要收水稻,村里的叔叔婶婶都会去帮忙,一般都是今天收完这一家,明天换下一家,一帮人互相帮忙,直到收完村里的水稻为止。
至于试验田,那是最后才收的。
而孙朝歌不用费这个力气去帮忙,她只需要在大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