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1 秘闻(2 / 2)

个行业不感兴趣,但是对这个行业的人感兴趣。几十年后,有个叫做微商的行业,无孔不入见缝插针,上线发展下线,成功的在无数消费者中间建立起了第一手消费渠道。虽然这个行业被爆出来无数丑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发展的很是成功。将需要销售的东西,无所不用其极的推出去。陈茉现在看中的,就是倒爷们的销售渠道。现在在大街小巷售卖东西的这些人,其实都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微商下线,他们卖出去一件东西,就能得到相应的提成。但是,这种大街小巷的叫卖,显然是最低端的存在,只要上家断了你的货源,你就完蛋了。

于是陈茉私底下,悄悄联系了一批倒爷。

她买下一些店铺,以租赁的名义,把店铺的使用权,转给这些个体户。什么?你说你没钱,没关系,我们再签署个合同,我这铺子先租赁给你,等你卖东西赚到了钱,利润我们三七分账!你不知道该卖什么?

爱卖什么卖什么,只要别赔钱就行!

这样相当于白送店铺的好事儿,让京城里很多有门路的倒爷下线们闻风而动,争相上门来寻求合作。

毕竟,只要有了店铺,能拿到经营许可证,他们就能立刻翻身挂牌,成了正经生意人!

这样的好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最诱人的是,前期根本不用任何投资,谁都能开的起铺子!于是,从1981年的年初,到1983年的年末,这两年间,陈茉几乎什么生意都没做,在北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砸钱。前些年从上海带来的百万加盟费砸完以后,又从王驰那里陆陆续续调过来了数百万资金,单单是这两年时间,她已经在北京砸了好几百万的真金白银。这些铺子总体来说是盈利的,毕竞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只要开门做生意,就能赚到钱。

但是,盈利额远远比不上产出值。

王驰那边的生意也要开展,陈茉不能过度剥削他,好在到1983年年底的时候,她在北京,大大小小已经买下来数百家商铺。这些商铺,每个月的盈利额,已经到暂时能让她积累启动资金的时候了。于是,在这个年底,所有商铺的承租方,都接到了业主的指示:两年合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