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康在位的七年,过得如囚徒般战战兢兢。他名义上是夏朝的君主,实则不过是个摆设,大权尽落入后羿之手。后羿在朝堂上颐指气使,对仲康呼来喝去,仲康只能点头哈腰,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懑。然而,他深知后羿势力庞大,自己孤立无援,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只能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夏朝的江山被后羿践踏。
姒相年纪尚轻,涉世未深,面对复杂的朝局和权臣后羿的步步紧逼,他心中是满惶恐与不安。他深知后羿的野心,也明白自己这名义上的夏王不过是其手中的棋子,随时都有可能被抛弃。于是,他暗中思忖着如何摆脱后羿的控制,重振夏朝的雄风。
在姒相的治理下,农业逐渐有了起色,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得到了改善。姒相趁机在邑中选拔有才能之人,委以重任,让他们协助自己管理政务、训练军队。一时间,国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姒相的势力也在悄然壮大。
行军途中,姒相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每遇险阻,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将士们被他的英勇所感染,士气高涨,一路披荆斩棘,直逼淮夷的腹地。经过数月的艰苦奋战,姒相的军队终于大败淮夷,俘获了大量物资和牲畜,凯旋而归。
于是,姒相再次亲率大军,向风夷和黄夷的领地进发。一路上,他根据敌我双方的地形和兵力部署,巧妙地制定战术。在与风夷的交战中,他利用风向的变化,命士兵们点燃火把,借助风势,将火势引向敌军的营地,使风夷军队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乱作一团,最终大获全胜。紧接着,姒相又马不停蹄地率军攻打黄夷。他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先是对黄夷部落中的一些小首领进行劝降,承诺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封赏。在姒相的感召下,不少小首领纷纷归降,使得黄夷的势力大减。随后,姒相集中兵力,对黄夷的主力部队发起猛攻,经过一番激战,黄夷军队大败,仓皇逃窜。
然而,后羿又岂会容他轻易得逞?不久后,后羿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姒相赶出了都城,自己则顺理成章地篡位称王。姒相在仓皇之中,只得带领着一众忠心的臣子和为数不多的家眷,一路颠沛流离,逃到了斟灌、斟寻这两个偏远的小邑。
然而,好景不长,后羿篡位后,对姒相的所作所为忧心忡忡,担心姒相会成为他统治的隐患。于是,他暗中派遣刺客前往斟灌和斟寻,企图刺杀姒相。姒相在一次外出巡视时,突然遭遇刺客的袭击。他身边的护卫们拼死相护,姒相才得以死里逃生。
姒相在斟鄩氏的支持下,逐渐恢复了元气。他开始在斟鄩氏的领地内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同时加强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还积极与周边的诸侯国取得联系,试图联合他们共同对抗后羿。许多诸侯国见姒相有复兴夏朝的希望,纷纷派遣使者前来,与姒相结成联盟,约定在时机成熟时,共同出兵,推翻后羿的统治,恢复夏朝的正统。
姒相的这些举措,得到了不少诸侯国和百姓的响应。一时间,夏朝的旧臣们纷纷暗中与姒相取得联系,表示愿意为复兴夏朝贡献自己的力量。百姓们也对姒相寄予厚望,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夏朝能够重现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