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诗诗书>历史军事>隋唐道侠:秦岫风云传> 第4章 再拜名师,习武研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再拜名师,习武研道(1 / 1)

交谈一番后,神秘道人、孙思邈与秦岫三人踏入道观。神秘道人目光一直停留在秦岫身上,显然对他的资质极为看重。刚一落座,道人便开门见山地对孙思邈说:“孙道长,方才与令徒短暂接触,深感他资质非凡,实是难得的武道苗子。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他,还望孙道长不吝相告。”

道人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暗想,秦岫刚刚在外边所说看来是真的了。

道人听闻,心中暗自思忖:这秦岫不仅聪慧过人,过目不忘且能举一反三,又有如此良善品性,对武道还怀着纯粹而炽热的追求,确是不可多得的可造之才。当下便说道:“孙道长,我有意收秦岫为徒,将我毕生钻研的独特武道倾囊相授,不知孙道长意下如何?”

随后,孙思邈找到秦岫,将道人的想法告知。秦岫听闻,内心喜悦,难以抑制,激动地说:“师傅,那位道长实力高深莫测,宛如一座无尽的武学宝库,能得他青睐,收我为徒,实乃我一生最大的幸事。”

道人欣然接受,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起来吧,为师道号玄武。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徒弟,望你在武道一途勤奋钻研,不懈修行,你先前已拜孙道长为师,就叫我二师傅吧。”

“岫指自然山水,道法自然,《太平经》提到“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意即通过专注于一处,摒弃杂念,能让修行者更好地领悟道的真谛。道号守一,望你坚守本心。”玄武说道。

玄武与秦岫来到道观庭院。玄武神色严肃地说:“岫儿,武道修炼,根基乃是重中之重,而呼吸吐纳更是根基的根本。你对呼吸的理解有多少?”

玄武点头,缓缓说道:“呼吸绝非表面这般简单,它实则是连接人体与外界的神秘桥梁。正确的呼吸方式,恰似一把神奇钥匙,能精准调节气息,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来,你仔细看为师示范。”

玄武一边示范,一边详细讲解呼吸的节奏与力度:“呼吸的节奏务必均匀,力度要恰到好处。太快太猛,气息易乱;太慢太弱,则无法充分发挥呼吸的功效。如此,方能引导气息在体内经脉中顺畅流动。你依照为师的方法,尝试一下。”

在玄武的悉心指导下,秦岫逐渐找到那种微妙的感觉,气息开始变得均匀、深沉而绵长,仿佛与天地间的气息相融相通。“师傅,徒儿好像把握到了一些诀窍。”秦岫惊喜地说道。

又一日,玄武手持一根木剑,对秦岫说道:“今日为师为你讲解招式变化。每一招每一式,从发力点、角度到出招时机,皆蕴含着无尽的学问。招式绝非简单的动作拼凑,而是力量、速度与技巧相互融合的艺术精华。”

玄武停下,注视着秦岫:“你瞧,角度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角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攻击效果,或是直取要害,给予对手致命一击;或是巧妙地卸去对手之力,化险为夷。而出招时机更是关键中的关键,过早出招,对手防备未懈;过晚出招,又会错失良机。唯有在恰到好处的瞬间出招,才能让招式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

“正是此理。来,你演练一遍给为师看看。”玄武说道。

经过多次练习,秦岫逐渐掌握了这招剑法的精髓。

玄武听后,眼前一亮:“岫儿,你这想法新颖独特,能举一反三,实属难得。”

秦岫思考片刻后说:“师傅,徒儿觉得还可依据对手的心理状态,更为灵活地运用虚实。比如对手生性谨慎,我们可多设虚招,佯装进攻,引其露出破绽;若对手较为莽撞,急于进攻,我们则以实招为主,再配合虚招迷惑,使其判断失误。”

一日午后,师徒二人在房内。玄武神色庄重地说:“岫儿,武道绝非仅仅局限于招式与力量的修炼,其背后蕴含着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道德经》《庄子》《黄庭经》等经典,对武道修炼意义非凡。”

玄武拿起《道德经》,缓缓说道:“《道德经》倡导‘道法自然’,武道修炼同样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就像四季交替、日月轮转,各有其节奏与规律。修炼万不可急于求成,强行逆势。自然界万物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武道修炼亦是如此。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才能在武道之路上走得长远。”

玄武微笑着说:“正是此理。再看《庄子》的‘逍遥游’,其追求的是摆脱世俗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在武道中,这意味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不拘泥于既定的招式与套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自我。”

“没错。唯有拥有自由超脱的心灵,方能在武道的广阔天地中自由驰骋,探索更高的境界。”玄武肯定地说道。

说着,玄武指导秦岫进行简单的内炼练习:“闭上双眼,静下心神,感受体内气息的流动。尝试引导气息,沿着经络缓缓运行。”

“这便是内炼的初步成效,日后勤加练习,你对武道的感悟会愈发深刻。”玄武说道。

看到两位师傅的耐心教导,秦岫也不在有藏私的想法,决定将现代国术内丹修炼之法说出,以供两位师傅参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