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药汤(2 / 3)

,要罚抄课业。

兰云锦也不知道为什么。

她让养子请大夫诊脉,大夫说她阴盛阳衰,阴阳失调,听不得旁人忤逆她,是以无法收敛脾气。

不等大夫说完,兰云锦喊丫鬟打发他走。

她为国公府操劳了一生,受婆母使唤,付诸心血,到别人的嘴里,就成了恐怖怪僻的老太太。

兰云锦不甘心。

那大夫倒是良医,并不恼怒她撵他,细致地写了药方子。

兰云锦自知理亏有错,付给大夫不薄的诊金,遵着医嘱服药。

因药方有效,且鹿茸是不能缺的药材,兰云锦闲着便看丫鬟们熬药,认药材。

良久,兰云锦继续道:“夫君,你可知这里面煮的有鹿茸?”

“鹿茸?”卫霄不懂药材,问,“它不是祛火的吗?”

兰云锦沉默须臾,若卫霄蒙在鼓里,持续喝补药,有百害而无一利。

说到底,卫霄吃了读书少的亏,至于张氏,则是自作聪明。对儿子的身体不刨根问底,靠着猜测煮药,也不怕儿子吃错药,反倒害了他。

兰云锦说道:“我在闺阁读了医书,鹿茸是温补肾阳之物。这若是祛火的茶汤,怎会有鹿茸的腥味?”

除却成婚夜,兰云锦再不像有那日的荒唐,对卫霄百般推辞。

卫霄血气方刚,依着张氏灌药,若不及时止住,保不齐哪天出了岔子,她也脱不了干系。

兰云锦柔声细语道:“倘夫君信我,试着不喝这药汤,你的病兴许就治好了。”

卫霄不疑有他,起身去找酒囊,把药汤倒进里面。

***

一夜安稳,无事发生。

兰云锦睡醒,枕边的人照旧去了后院练武。

周嬷嬷摆着早膳,说道:“娘子,今儿个府邸要来客人,郎君跟老爷在正厅招待,咱们女眷呢,今日不去前院走动。”

兰云锦回道:“昨日婆母叮嘱我添置教书的物件,我罗列了清单,劳烦嬷嬷转交给胡阿伯。”

书斋在后院,碍不着她做事。

晨昏定省,兰云锦妆束一番,去张氏的房里请安。

路上碰着薛妍和二嫂梁妙音,几人结伴而行。

张氏清早就等着儿媳们给她请安,一碗水端不平,她最满意的便是兰氏娘子,讲起话来长篇大套。

茶添了一壶接一壶,薛妍提醒张氏,今日要不要带英娘到园子里转转,认一认姊妹妯娌们的厢房。

三进四出的宅邸,女眷的厢房,有二十来间。

薛妍说的竹园,是府中小娘子的寝居。

小娘子正拿着木剑在园子嬉闹,看张氏她们来了,顿时站定身子。

“祖母安好。”

卫珺和竹园的小娘子从小耳濡目染,习得拳脚功夫,喜欢在园里演江湖侠义。

三两个扮作盗贼,四五个当女侠剑客,穿着全是些男子衣袍,发髻蓬松,偏她们又生得英气,若不细瞧,真有几分少年风姿。

张氏咳嗽道:“你们这是成何体统。”

薛妍扶额,直说看她们这模样头疼,叫丫鬟带去闺阁换衣。

兰云锦唇角挂笑,她素来不喜欢小孩子。

她和阿姐固然有着一样的容貌,但兰府的女娘和郎君更愿意去找阿姐玩,见了她不是耸拉着脸,便是不搭理她——除了七娘。

七娘一边嫌弃她不如姐姐温柔,一边包容大度的说,五姐姐虽不温柔,却是个很好的玩伴。

卫氏的小娘子,想必不是老实坐在书斋读书的。

长辈们倒是好应付,小孩子最难管教,若揣摩不透他们的心思,反遭人讨厌。

兰云锦默默思量,这段日子万不可在小孩子面前露馅。

薛妍叹道:“让弟媳见笑了,我是对这群孩子没有一点法子,管不住她们。”

兰云锦说道:“小孩子顽皮,长大就好了。”

薛妍想起弟媳有个双胞妹妹,问道:“英娘,你和你妹妹的关系,肯定很紧密吧?平常会不会闹别扭?”

担忧弟媳误会,她笑说道:“我家大郎和二郎,隔三差五就打架闹别扭。惹急眼了,跑到我房里来断案子,非要我给他们评理。”

兰云锦道:“我和妹妹也闹过别扭。亲姊妹兄弟意见不合,气头上什么话都说。”

那厢,小娘子陆陆续续下了阁楼。

兰云锦顿了顿,向张氏提春日宴的事,“婆母,儿媳原打算过几日归宁,现今皇城在筹办春日宴,这事自是要耽搁了。”

远嫁的女儿回不了娘家,张氏知道个中的苦楚,安抚道:“英娘,委屈你了。婆母不会让你一年回不了一趟娘家的,等忙过这阵儿……长旸下次告假,我与你公公挑个吉日,让长旸陪你回娘家。”

“谢婆母照顾。”兰云锦笑意渐浓,慢条斯理地说,“我昨日去宫里拜见贵妃娘娘,娘娘告诉儿媳,妹妹、妹夫下个月也要来长安赴宴。”

张氏一喜,笑说道:“这可是顶好的事,等你妹妹来了长安,直接到咱们府上住些时日。”

东边的朝阳慢吞吞地展开面目,澄黄的光纷乱地照进竹园,木槿树的枝叶懒散的摇着,这里有花圃,有鲜草,唯独没有竹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