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1 / 2)

“我们对苏市人生地不熟,要想将产品推荐给批发商,得背着东西一家一家去找。孟叔你在供销社工作这么多年,人脉很广,只要帮我们牵线搭桥就好了。”

许清玉笑道:“孟叔,这样,你帮我介绍一个客户,我就给你三十块钱的辛苦费。”

孟维睁大了眼睛:“一个人三十块钱?”

许瑞军也有些诧异地回过头来,看向了她。

一个人给三十块钱,孟维在苏市工作这么久,认识的批发商肯定少不了,十几个总得是有的,一个人三十块钱,十个人就是三百块钱,都赶得上一般工人三个月的收入了。

许清玉轻轻点了点了头,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是的,每个人三十块钱,只要你带我和他们认识。”

“孟叔,这只是我们第一次合作,以后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许清玉话里有话:“孟叔,这次您多费心了。”

孟维当然听出了许清玉话里的意思,他用开玩笑般的语气问道:“我帮你牵个线搭座桥,剩下的事情我可帮不了太多。你跟他们认识了,以后也就不用来找我了。”

许清玉笑道:“孟叔,我厂里的产品可不是只有这一款,以后少不得还得请您帮忙。我听我小舅说了,以前您走南闯北,认识的人很多,别的地方说不定还得请您帮忙呢。”

*

苏市和江北市,实际的路程并不远,坐火车只要三四个小时,两地来往最大的阻碍,就是那条贯穿东西的国内第一大江了。

不过两地的地理气候,却是十分不同。

昨天从孟维家回来的时候,还是个阳光灿烂的大晴天,等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乌云就起来了。

从第一片乌云从西边的天空起来,到整个天空都铺满了浓重的发黑的乌云,也不过就半顿饭的时间。

等许清玉和许瑞军啃完了买来的包子,一人又喝了一茶缸热水,外面已经开始下雨了。

一开始雨下的并不大。

是淅沥淅沥的小雨,拉长的雨丝随风飘落,好一会儿后地面才全部都湿透了。

外面院子里走过的几个行人,倒是有一多半连伞都没有打。

许瑞军手里捧着茶缸,坐在椅子上,说道:“这雨啊,一时半会是停不了了,梅雨季要开始了。”

许清玉没说什么,只是站在窗户前,定定看着窗外的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就像许瑞军说的,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了了,下了整整一晚,等到早上起来的时候,依然在哗啦哗啦。

幸好他们早有准备,来的时候带了雨衣雨伞。

*

和孟维约好的地点,是在一家饭店。

说是饭店,其实也就是个不大的小饭馆,开在一条还算热闹的街道上,离着小饭馆门口两米多远的地方,有一棵高大茂盛的合欢树,如同绿色羽毛般的叶子伸展在半空中,正滴滴答答地往下滴落着雨水。

许瑞军和许清玉抱怨:“苏市的气候实在是太湿了,这才下了一夜的雨,房间里就潮的快受不了了。”

抱怨了几句后,他语气一转接着说道:“天气潮湿也有好处,咱们的洁厕灵肯定好卖。早上起来我去卫生间,那味道差点把我给熏吐了。”

他话说完,便朝着前面大力挥了挥手,原来孟维已经在小饭馆门口等着了。

三人在门口寒暄了几句,便一起进了饭馆。

这个饭馆虽然不大,收拾的却很干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拿着纸笔走了过来,她穿着蓝色的长袖衬衫,黑色的裤子,扎着蓝色的围裙,戴着白色的袖套,十分热情地过来招呼:“十三舅,您来了,这两位是您的朋友?快请这边坐。”

孟维笑道:“给我们找个包间,待会儿还有几个人来,我们要谈些事情。记得沏一壶好茶,别拿一般的茶叶来糊弄我。”

女人笑道:“十三舅您来了肯定有好茶,您先带着朋友去包间,我这就给您去沏茶。”

这个饭馆的面积不大,一共就只有两个包间,包间门口挂着白色的半高门帘,用来隔绝外面的视线。

孟维带着许清玉和许瑞军进到包间里,等坐下后才说道:“这个小饭馆是我一个远房亲戚开的,他以前在国营厂的食堂里做厨师,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食堂自然也就办不起来了。他们两口子都是一个厂子里的职工,一合计就开了这么一家小饭馆。”

“你们别看这里的地方小,味道却是不错,实惠量大,等会儿要是做的不好吃,你们尽管骂我。”

许瑞军:“老孟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你能带我们来的地方,肯定错不了。”

许清玉也说道:“孟叔,您说好吃,那这家饭馆的味道绝对不差,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

孟维请来了五个人,有在苏市做日化用品批发的,还有专门做倒爷的,总之都是能和许清玉的生意产生交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