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1 / 2)

太子的到来,叫当地百姓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

在他们看来,太子之尊,向来都是稳坐大都的,外地灾情能过问两句已经是关心百姓,严格督查更算得上爱民如子。

而这带着圣驾亲自来了北凉,无疑是对他们北地灾民甚大的在意了。

太子到来那天,北地灾民夹道欢迎,他们没有什么能献上的珍宝,便给出自己的一腔真情,“太子千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叶洛和纪斯年都不是那等追名逐利的,可见到这般场景,还是有些许说不出的落差。

旁的不说,他们来北凉一月有余,称得上与百姓共进退了,又是施粥又是盖舍,几十队搜救的官兵至今未归,到了后面这段时间,纪斯年更是自掏腰包,从外地买粮米。

诸如此类,哪个不是给大家真真切切地办事?

灾民们虽对他们同样感谢,但总没有这般声势浩大的时候。

反观太子,赈灾已经过去大半,他才带着赈灾银粮姗姗来迟……

不提也罢。

正如纪斯年他们所预想的,赵耀抵达北凉第一天,就叫自己手下人把要紧的位置给占下了。

张大人做的工工整整的户籍册子被收上去,连着他副手的任职也给卸下了。

赵耀连面都没露,只派了一个贴身伺候的内侍,对张大人趾高气昂:“殿下有令,张大人这些日子辛苦了,之后的事由太子殿下接手,大人便寻个地方歇着吧。”

张大人管的事很多,上到灾民统计,下到粮食分配,皆是他在调度。

赵耀抢了他的工作,也就相当于把大半个北凉灾情尽把控在手心里。

且依着他太子身份,等回了大都,把这些东西往上一交,可不就顺便把功劳给揽下了。

张大人不敢明面违抗太子之命,转头便去跟纪斯年诉苦。

想当初,张大人也在与西北武将不和的一派中,如今再看北国将军,顿是两眼含泪,哽咽道:“将军替下官做主啊!”

他尽量委婉地将太子一行的霸道恶行,抹一把辛酸泪:“下官倒也不是在乎这点功绩,实在是怕灾民们受到慢怠呀!”

不管他话真话假,太子掌权,却是纪斯年不愿意见到的。

“接管了造册施粥的是谁?”

“是太子府上的长史呢。”而太子府长史,历来都由太子娘舅担任。

张大人又说:“下官过来的时候,正听长史吩咐,叫人将灾民饭额减半……”

纪斯年沉默良久,率先走了出去。

另一边,国师的营帐里也没个安生。

赵耀抵达后直接将各种琐事交给手下人,问到国师所在,直奔国师的营帐去。

许正瑛原也是想跟国师打个招呼的,不想才走没两步,就被侧面的太子叫住。

赵耀微眯起眼睛:“许大人这是要去哪?”

他再怎么被国师管制,毕竟不是傻子,各种明里暗里的调查,并不难发现国师府上的宾客都有何人,那清高冷傲的状元郎,自也在他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列。

之前他没在意,也不过是许正瑛出现在国师府上的频率是几人中最低的,构不成威胁。

但眼下他和老师分别数日,正是思念成狂的时候,这人不赶紧退下,还敢跟着碍眼,这便是没眼见了。

赵耀不等对方回答,冷声吩咐道:“许大人要是没事,就去找北国将军交接一下灾情吧,或者去慰问慰问灾民。”

“许大人身负皇命,怎能无所事事,岂不是辜负了父皇的信任?”

短短几句话,说得徐正瑛面上一白。

赵耀也不等他反应,大步远去,直到到了国师帐前,才交代一声:“孤要与老师商谈赈灾后续,谁来了也不许进来。”

说完,他竟径直闯进营帐里。

多亏暗一早早汇报,太子奔着这边来了,不然叶洛真要被他吓到。

而眼下,赵耀看着在帐中端坐的国师,不觉一怔。

叶洛冷声问:“这才过了一月,殿下来最基本的礼数都忘了吗?”

旁的不论,至少在名义上,他们还是有着师生关系的。

赵耀并不走心地认了错:“是我太心急了,若有惊扰到老师,还请老师见谅。”

想到这段时间听探子说的——

国师与北国将军关系缓和,常共用膳食,相谈甚欢。

每每听到这些,赵耀都要大怒一场,连着他屋里的摆件都因砸毁换了十几回。

终于见到国师,他积攒多日的嫉恨一下子爆发出来。

赵耀猛地上前,一把抓住叶洛的手,紧跟着就往自己脸上贴,又是缱绻又是迷恋,连着表情都变了:“老师是要背弃孤了吗……”

只瞬间,叶洛浑身汗毛乍起。

潜意识的反应快过大脑,提前控制了她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