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雄赳赳(1 / 3)

“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工厂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新戏演出完毕后,演员们站在台子上,高举双手大呼。

“学习五壮士崇高精神!”

工人们站了起来,大声的呼喊。

气氛达到了顶峰。

光喊口号的确是没有用的。

可是当所有人都这么喊,那就变得有用了。

“人人从军。”

“人人保国。”

“一人从军。”

“全家光荣!”

……

在地方上,移动的剧组班子,一个地方演出完,立即去往下一个地方。

剧院的工作人员,已经连轴转了一个月,谁也不知道要继续到什么时候,仿佛看不到尽头。

中华重工是新事物。

工业化在北平也是新事物。

社会资源集中分配,更是新的事物。

这些都是希望。

人之所以有区别,因为有没有希望。

当人充满了希望,那么一切都是美好的,哪怕再贫穷、再劳苦,也不会感到气馁。

每个人神情饱满,充满了干劲,力求最好的演出状态。

反之。

当人没有希望,哪怕住在昂贵的豪华别墅里,他也只会感到灰心,满是颓废。

这就体现了社会资源集中分配的优势。

只要资源足够,那么就可以让人获得希望。

大明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家。

大明具备的优势条件,比后世要高出许多倍。

虽然达不到后世生产力的条件,但是在这个世纪,也不需要后世的标准不是么。

只凭借一点。

朱高炽可以在北平任意的发展工业,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更没有被外部强大势力压缩的生存空间,反而有无尽的土地资源向他展开。

而人的变化需要多长时间呢?

如果充分了解过九十年代末的深圳,那就会有个很清晰的答案。

只需要短短几年。

从传统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在高楼大厦中,几年间就变得像另外一个人。

在王府中。

朱高炽和布政司颜钝,申逵等大佬碰头,聊起了这个话题,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姑父。

颜钝问朱高炽,在北平发动这样的宣传,百姓们能接受吗。

朱高炽沉吟。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颜钝。

但是他想到了自己的亲姑父。

在他十岁生日的那年,姑父出门打工

因为太穷了。

跟着母亲来到镇上的医院,这是十岁的孩子

那时候的三十岁出头的姑父,身上看不到半点原来的影子了。

只敢躲在人群后老实巴交的农民消失了,取代的是满嘴各种现代名词的人。

而这个人在前面的时光里,是位连电视都没有看过几回的传统农民。

家中的种田方式用的耕牛,几户人家养一头牛。

“北平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比五年前大幅提高,那么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会比旁人更愿意接受道理。”

“因为这其中有个叫做希望的东西,它能让人变得像个人。”

朱高炽回答说。

两位布政司的首脑,听到小王爷的回答,皆陷入了沉思。

“这也是我创办中华重工,以及打造中华重工体系的原因,发展工业化,会增加社会生产力,提升社会财富。”

申逵诚心的请教:“提升了社会财富,就会让老百姓有希望?”

“当然不是。”

朱高炽摆手否认。

哪怕后世学术圈经过多次的探讨,已经否认了英国圈地运动的效果,认为其反而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可仍有人觉得英国圈地运动是工业化必然的道路。

原理是对的,可方向是错的,怎么能算对呢。

把未来发展的成果,算在圈地运动头上,岂不是谬论,连因果都没有搞清楚。

“增加的财富,如何保证尽量让所有百姓参与其中,才能让老百姓有希望,需要靠社会资源分配。”

“只有落实了这一点,那么参与其中的百姓,自然会全力以赴的保卫他们的成果。”

“其实这个道理,和官府一直在避免的土地兼并,提倡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土地发展上限很低,而只发展农业,无法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更多的问题。”

颜钝和申逵忍不住互相看了眼,两人明白对方眼神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