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七妹的希望(1 / 3)

蒸汽机火车头制作还未规模化,所以至今投入使用的才三台而已,为了提升士气,三台蒸汽机火车头,全部调拨军事使用。

大兴铁道站。

今日显得格外不同。

墙壁上挂满了标语,横梁上挂了大大的横幅。

在站台上放眼望去满是人头。

“一、二、三、四。”

一列士兵穿着轻盔甲,整齐的脚步,有力的发出声音,在军官的口令下,大声的含着号子。

“三国战将勇!”

“首推赵子龙!”

“长坂坡前逞英雄,还有张翼德……”

嘹亮的军歌声中,队伍从远极近。

“立……正。”

“哗啦。”

“向左……转!”

“向右……看齐!”

“稍息!”

“立正!”

……

在人群中,有十几人歌剧院的工作人员组成的欢送队,有男有女,还有乐师。

他们敲着锣鼓,吹着喇叭,在雄壮的乐声中,几名年龄大小不一的女性,望着士兵们唱着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

一队队的士兵抵达站台。

他们的家属赶来,挤在站台上送别,还有中华重工组织的各个欢送团队。

热烈的气氛,让所有人受到影响。

中华重工多年来对军人形象的宣传,以及坚定不移的提高军籍工人待遇。

成效还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

都司指挥使,军工联合办主任陈亨,亲自到场来发表讲话。

作为

这批人是三年以上工龄的工人。

至于原来军户出身的军籍工人更不用提,这些人的军事素质,要比普通工人有底子。

陈亨望着整齐阵型队伍,心中感慨,石匣营和金州卫的特训还是很有一套的嘛。

“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懂得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精神,所以有了秦风之歌!”

“这首歌传唱了两千年!”

“到了我们这代人,绝对会继承先人的精神。”

陈亨念着手里的稿子。

说实话,陈亨也很陌生,

还有站台上的气象。

这些变化都让陈亨感到奇怪。

可心里升起的感觉还是很舒服的,让人精神振奋的。

在传统的军营开拔前,讲究肃杀。

现在这么热闹,到底是好还是坏,陈亨无法判断,但是通过新兵脸上的庄重,陈亨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他当然知道,派去大宁的军籍工人军队不会真的打仗。

卫所的军队那么多,还轮不到军籍工人上战场。

多少将领还指着军功呢,怎么可能让给别人。

不过如小王爷所言。

样子还是要做全,万一哪天有需要的时候,也不会显得手忙脚乱,还能锻炼新军一番。

朱棣点齐了雄兵,前往了大宁。

在北平境内由北境供应补给,如果到了陕西和山西,由当地供应。

而在北平。

原本需要无数民夫牲畜马车运转的军需,几趟火车就拉完了,这个变化才是陈亨目前最关注的现象。

这其中蕴含的威力,实在是恐怖。

铁道的尽头。

大宁。

在一列火车上,运载着军备,其中的一节车厢的木头长箱子,上面写了一个刀字。

北平行都司组织的民夫,从车厢上把货物搬运下来,有人清点这些箱子。

随意点到一个箱子进行抽查。

箱子打开后,满满一箱子的长刀,这一层层的长刀看上去一模一样,连长度都没有区别。

一个箱子点齐后,里面有三十把。

一百个箱子是三千把。

这只是军工联合办捐赠给大宁都司的军备物资之一,大手笔震惊了大宁官员们。

他们听说过北平的军备,除了朝廷调拨的那部分,其余交付给了中华重工生产。

他们也知道军工联合办的用意。

燕王在前来大宁的路上,将会与宁王,北平行都司共同商讨此事,如果没有意外,大宁也将施行这个政策。

……

调研司员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