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扯后腿的朱棣(1 / 3)

来与勃林帖木儿会盟的部落越来越多。

“明军不敢来。”

勃林帖木儿得意的说道。

“明军怎么可能不敢来?”有台吉反驳道。

“我侵扰了大宁,明军不敢来报复,草原上人尽皆知的事情,难道是我骗大家不成?”

勃林帖木儿生气了。

那台吉不敢再说话。

事情的确如此。

因为明军久久没有反击,勃林帖木儿的自吹自擂下,他的威望急剧提升。

勃林帖木儿是贵族。

名声大了,就有人投靠他。

或者说。

在天时不好的情况下,许多人做出了选择,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带头人。

而碰巧勃林帖木儿出现了。

他侵扰了大宁,又还活的好好地,也就成为了他的威望。

现在的勃林帖木儿,在人们面前一副笑容,得意洋洋的样子,可晚上,勃林帖木儿开始叹气。

头人问他:“勃林帖木儿,这么多的台吉参加你号召的盟誓,你的实力越来越大,为何还不高兴。”

勃林帖木儿叹气。

“这么多人投靠了我,可如果没有功绩,那么这些人也很快离我而去。”

“功绩?我们要去打大明吗?”

“我听说大明的燕王抵达了大宁,在大宁聚集了许多军队,如果贸然去攻打大宁,恐怕会被明军打败。”

“要不然去别的地方,去攻打开平?”

勃林帖木儿摇摇头。

“开平也不好打,遍地兵堡,只怕去了一趟结果一无所获,那我现在的名声就毁了。”

大明的边疆政策太坚固了。

原来的疆域在北平时,北平的北地都是卫所,没有官府。

换句话说这些地方没有老百姓,只有军队,也就让敌人得不到想要的,只能先打败军队。

而要打败军队就要攻破城池。

当向外开拓的时候,大宁和开平成为了军事所在地,这两地只有军队没有百姓。

同样遍地的兵堡。

而北平的北部恢复了官府制。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状。

草原人掠边变得无利可图,最后只有冒险突破边疆,深入数百里地才能劫掠到想要的物资。

这其中的风险太大了。

当然,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虽然减免了百姓们遭受劫掠的风险,但朱元璋制定的这个军事政策,坏处就是维持的成本高。

整个北境漫长的军事区,所需要的补给和维修成本高的惊人。

到了明中期。

翻修城堡成为了军队大的一项开支。

到了明末,辽东有的兵堡,因为年久失修,甚至可以用手把土砖抠碎。

勃林帖木儿对于现状无从下手。

他可以自欺欺人,但这么多投靠他的人,谎言迟早会露馅的,那一天不但众人会离他而去,他的名声也会彻底败坏。

头人也没有主意。

一直到

有人传来了消息,燕王领兵出塞了。

“他要是呆在大宁我还没有办法,如今却敢来大漠,哼哼。”勃林帖木儿大喜。

连忙跑出信使联系各部集合军队。

不久。

勃林帖木儿带领他的骑士们,靠近了燕王朱棣的军队。

他在远处观望。

对面的阵势一看不好打,所以他在等其余的台吉开口。

如果别的台吉开口指出来,那他就有理由撤军了,对自己的威望也造成不了大影响。

他反而可以解释,说自己是领着勇士们对抗大明的英雄。

怎么看都不吃亏。

暗中喜滋滋。

“轰隆隆!”

突然。

明军的阵地中,发出了耀眼的火光,接着一阵地动山摇,雷鸣般巨大的声音,连勃林帖木儿也吓得手脚惊软。

放眼望去。

自身队伍里鲜血四溅,残肢遍地,场景令人恐怖。

“轰隆隆!”

一阵接一阵的“雷鸣”,让勃林帖木儿头皮发麻,他望着身边其余的台吉们。

不能撤。

未战就有了这么多伤亡,如果现在不战而退,自己的名望会跌落到底。

这些刚投靠自己的台吉,不但会离开自己,还会随着他们的嘴传遍草原。

……

在大宁范围外五十里处,是从大宁地区延伸出来的一块草原,越往北草场越少。

打着燕王旗帜的大军,返回到了这里。

在往年的时候。

朱棣领着大军,还没有开始发出,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