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控制北平军权(2 / 3)

理解王爷对小王爷的喜爱。”

“你认为因为王爷太过喜爱小王爷,造就了小王爷如今的野心?”

金忠笑呵呵的看向葛诚。

金忠从一位白丁,到如今长史府右长史,与葛诚相比目前也只缺资历。

葛诚不说话,算是默认了金忠的话。

金忠收起笑容,抬头望向远处,突然伸出手到半空,指了一个圈。

金忠是对朱棣最忠心的人。

因为朱棣是金忠的伯乐,给了金忠常人不可及的机会,金忠也没有让朱棣失望,为王府做出了许多事情。

他和葛诚是不同的。

葛诚不但是锦衣卫出身,更有朝堂身份。

金忠沉重的说道:“小王爷不是天资过人,而是闻所未闻,这北平的天早就变了。”

“京城的削藩之风越发的嚣张,王爷威望如今又是诸藩之首,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

“偏偏小王爷又出身王府,他做得越好,朝廷那边压力越大,早就已经无法和解了。”

“小王爷出身别家,甚至普通人家都不会如此,这是没得选的选择。”

削藩的言论,从朱元璋分封诸王那天就没断过。

因为中国的历史太长,记载的太详细。

哪怕是朱元璋也禁止不了。

不是他故意为朱允炆留的辅政大臣是坚定要削藩的人,而是大多数官员都认为要削藩。

朱元璋没得选,因为他觉得行的官员,都是要削藩的官员。

包括藩王们也知道朝廷会削藩。

只是削藩之策的具体不知道会怎么做。

常言七国之乱,八王之乱。

但是明初就藩的藩国有十八国,算上未就藩的藩国,高达二十四国,削藩的难度不比以往小。

摊牌的时候。

人们必定要做出选择。

就如燕王决定造反的那一刻,有人坚定反对,例如余逢辰这种,也有人坚定支持,例如金忠这种。

而在摊牌前,金忠已经做了选择。

葛诚被金忠突然“摊牌”的行动打了个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应对,两人沉默了下来。

金忠观察着葛诚。

左长史的位置太重要,虽然知道葛诚已经投靠了王爷,但他能走到哪一步,金忠想要看看清楚。

“小王爷知道吗?”

“小王爷什么事都知道。”

“这么做对自己名声不利,就算事成也会留下洗不清的污点,被后人指责。”

金忠没有回答葛诚,但是金忠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的心意。

七月的北平,天气炎热。

仿佛人们的心也受到天气影响,跟着燥热不少。

顶着烈日。

金忠乘坐铁道抵达涿州。

真定卫是北平城的门户。

真定卫也是北平重要的军事力量。

原本属于北平系之外,是北平独立的存在,当年太子活着是时候,真定卫已经站队了太子一系。

其实很好理解。

连朱棣的左护卫都如此,又何况外面的真定卫呢。

这个被侵蚀权力的举动,一直到朱棣

政治的形势从来不是不变的。

正如事务的发展,也不会一成不变。

现在。

金忠就是朱高炽手里的一把刀,这把刀要落到真定卫身上,金忠带着委任状来的。

原燕山右护卫百户张武,现真定卫千户,提拔为真定卫佥事。

张武前年调任真定卫,经过两年的打磨,已经拉拢了不少的真定卫将领。

因此才有了今日的提拔。

不光是张武,许多王府信任的将领,这些年都陆续被提拔了起来。

这个做法建立在朱棣出征后,掌握的一批将领。

也是朱棣未来造反时的底气所在。

正是因为洪武二十三年开始的出征,从战火之中,为朱棣提供了大批可以信任的将领。

经过八年的时间,这些军官逐渐成长到能独当一面。

原燕山中护卫千户孟善,现蓟州卫指挥使

原燕山中护卫千户火真,现通州卫指挥同知。

原燕山中护卫百户王聪,现永清右卫指挥佥事。

……

朱高炽通过王府的权柄,利用朱棣的威望,加以中华重工的影响力,对北平军队内部不小的调动,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偏偏这个时候,有一名御史从南方抵达了北平。

“我来北平只为一件事,调查北平按察使司佥事高勉之事,到底是意外还是谋害。”

这名御史很高调。

他叫做叶希贤。

原太子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