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朱棣的愤怒(1 / 3)

“北平行都司这道命令是何意?”

会州卫。

大宁与北平接壤的

“字面意思。”

军官是营州左护卫将领,奉宁王旨意前来会州卫所接管兵权,来了不到半个月。

他感觉到了不对。

“来人。”

“歇歇吧。”对面的人冷笑道。

“你们敢造反。”

那军官惊怒。

“绑起来。”对面的百户挥了挥手,门外冲进来几十名总旗官和小旗官。

军官的侍卫早就不见了踪迹。

“你们安敢如此。”

“跟燕王府作对,你们凭的是什么?”

“整个大宁的总旗官和旗官都倒向了燕王府,所有的军户都受王府的恩惠,伱真以为几句空话就能违抗大势?”

大宁当地军户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从军人们身后出现,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

“刘真临走前告诫宁王做事三思,宁王到底年轻,不如刘真看得通透。”

那军官看着在场的旗官们,突然间放弃了挣扎。

在场的都是旗官,比进来的是士兵还要可怕。

这些旗官就是大势。

他们这些人全部倒向了燕王府,就是燕王府在大宁最深厚的根基。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现的很嚣张。

可是没有人觉得反感。

因此此人有底气。

这些年来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为军户们带来了巨大的生计,多少军户从贫困,温饱线提升到了小康。

最先受益的就是旗官们。

军户实际上还是以种地为主的百姓。

大宁发展起来的的养殖业,建立在中华重工体系,靠着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协调。

不但为北平提供了大量的牲畜和肉类,也大幅度提升了大宁的经济水平。

而正因为军户经济合作社的模式,让军户们家家收益,充分加入了工业化发展资源分配的红利中。

老百姓心里有杆称,谁对他们好,谁为他们带来了好,他们心里是门清的。

因为生活不会骗人。

随着北平行都司的政令下达,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发力,加上宁王府被控制起来。

从上至下。

一夜之间大宁变了旗帜。

几十万军民基本没有抵抗,照常的生活,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小王爷这么做,已经等同于造反,如果朝廷派人来抓小王爷怎么办。”

“小王爷不能被抓呀。”

“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开始,还没有过够呢。”

百户所公房。

几名旗官闲聊,为未来的形势而忧虑。

百户所的公房很简陋,作用并不是很大,十几间房子,和普通的民房没有多大的差别。

其中还有好几间是库房,当做仓库使用。

这里还有报纸。

报架上有最新的报纸。

卫所的报纸由军户经济合作社补贴,每期都会送到各百户所。

新的报纸上还能看到头版头条的大字。

“小王爷的下个五年计划新愿景:家家吃得上肉,家家孩子上得了学。”

“小王爷之功绩。”

……

卫所的旗官们也是种地的,他们没有脱产,其实和普通军户一样,属于社会的底层。

只有总旗官的地位稍微高那么一点。

“要我看啊,就应该让燕王当太子,燕王当了太子,以后就能当皇帝,燕王当了皇帝,小王爷就会是太子。”

“唉,不知道圣人是怎么想的。”

“真希望不要打仗。”

“小王爷都这么做了,怎么可能不打仗,这以后啊,瞧好了吧,必然有大仗。”

“朝廷必定会派人来抓小王爷,小王爷又不是个愿意受气的,也没有人愿意小王爷被抓,打仗是难免的事。”

“打吧,我们军户不就是干打仗的么,该打就得打。”

“早点打完早点消停。”

有些旗官抱怨道。

没人想要打仗,可打仗又是避免不了的,至少他们这些底层的人不太愿意打仗。

可他们也舍不得好日子。

为了自己的好日子打仗,他们只能随波逐流了,心里的抗拒要少些。

不久。

大宁成立新军一营,新军二营,新军三营。

每名职业士兵最低每年十八两银子的军饷,待遇从优。

报名的人有,但也不算太多。

毕竟谁都知道,这回可能要真的打仗了。

但是大宁的军户多,哪怕少,十个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