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朱元璋的长远布局(1 / 3)

前番。

北平打败数万草原骑兵的战报,并没有让应天府惊动。

比起朱棣前几年逼降二十万之众,显得有些不够看。

还有大明立国以来,西南用兵多年,同样战绩颇丰,多次动辄几十万大军的规模。

只有亲自去过北平的人,才能感受到北平的变化。

而通过言语,许多人只停留在印象阶段。

“燕王是被圣人关起来了吗?”

黄子澄兴奋的问道。

“不清楚。”

文华殿。

一帮官员商讨。

“必定是的。”黄子澄肯定道:“街道上也派了人去打听,已经两个月没有见到燕王了。”

“而且我从宗人府打听到消息,自从燕王两个月前奉召入宫就没有返回过。”

“我猜圣人一定是把燕王关在了宫内,避免燕王逃离应天府。”

许多人赞同黄子澄的说法。

“燕世子野心勃勃,竟然敢谋害宁王,司马昭之心一览无余,此子断不可留。”

“朝廷应该派人去北平捉拿燕世子。”

“以燕王府的实力,如果抗拒的话,恐怕难以抓回。”

“抗拒才好,朝廷当兴兵平之。”

黄子澄信心十足的说道。

“圣人爱子爱孙,心中到底有些为难,我们不能给别人机会,要把事情掀开。”

“兵部前番委任辽东总兵,我看圣人也是有所准备的。”

黄子澄看向齐泰。

辽东以前没有总兵。

历史上,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委任杨文就任辽东,形成了辽东总兵制,有了后续的辽东总兵职位。

通过洪武三十年的事迹,朱元璋大概是倾向朱允炆的,所以有种种布置。

但是如今,看上去朱元璋仿佛还是选择了朱允炆。

黄子澄的兴奋就不难理解了。

“说不定是保护燕王呢?”兵部官员齐泰,没有顺着黄子澄的心思,直接泼了盆冷水。

“怎么可能?”

黄子澄哑然失色,恍惚的质问。

“燕王在应天府无权无势,任一宵小即可害他性命,如今燕王在皇宫内院,谁还能害他?”

姚广孝之事就是皇太孙一系的部分人炮制出来的。

人们已经知道,姚广孝就是朱棣在应天府的奔走,为朱棣传送许多机密消息。

这么重要的人物,既然控制到了锦衣卫手中,官员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有些人联络锦衣卫官员,审问起了姚广孝,想要拿到燕王图谋不轨的证据。

胆子已经大到这个地步,那么再大一点,直接对付燕王也不是不可能。

云从龙,风从虎。

离开了北平的朱棣,就像没有了爪牙的老虎。

“那皇爷爷为何要委任辽东总兵,还派了将领去河南山西诸地。”朱允炆急了。

陕西老秦王死了,二代秦王威望不够。

河南的周王更是一心草药学。

连前番河南卫所入大宁协守都是周世子出面,可见周王府的现状。

因此两地的局势,需要派专门的高级将领去稳固地方。

“圣人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齐泰拱了拱手。

殿内。

众人安静了下来,皱眉苦思。

朱元璋才是皇帝。

他们的权力来自于皇帝,而他们的影响力虽然大,可以动摇社稷,但又和皇权交织密集。

例如齐泰。

他就是忠君之人。

既忠储君,更忠现君。

“皇太孙是国家储君,储君安国家稳,这是不可动摇的底线,为了天下黎民百姓。”黄子澄正义凛然的说道:“诸公,圣人那边,我等需要齐心协力。”

朱允炆感激的看着黄子澄。

这位师傅对他而言,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正因为对黄子澄的深信不疑,所以朱允炆一切都听黄子澄的。

那些与黄子澄意见不合的官员,都被排挤出了皇太孙一系,最显著的代表就是兵部尚书茹瑺。

而兵部又是不可或缺的部门,所以齐泰在皇太孙一系的地位提升了起来。

比起茹瑺这位原太子系的中坚力量,齐泰此人的资历要弱不少,黄子澄觉得自己能压齐泰一头。

历史上也是如此。

在削藩定策的时候,齐泰力主全力拿下朱棣,而黄子澄要先易后难,先对其他藩王下手。

最后黄子澄压过了齐泰。

结局是几人最后都因痛骂朱棣而死。

当然。

齐泰的提出的那些手腕,例如以防边的名义,把朱棣的亲卫军调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