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仗势欺人的高阳郡王(2 / 3)

误。

德国的实力强不强?肯定是比当地乡绅要强。

“二弟这个人,看起来是个粗汉,需要用粗汉去震慑山东,让人知道不好惹,但山东的事情的确不能盲干,特别是针对那家人,动了的后果太大。”

“但是我对二弟有信心,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知道分寸在哪里,先看看二弟在山东怎么做吧。”

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每每的力挽狂澜,深得朱棣的信任,岂是头脑简单的莽汉。

见朱高炽有了主意,周世丰也不再追着这件事。

周世丰神色严肃起来,说道:“还有南方,南方对我们中华重工的舆论不太好,虽然在应天府组建了报纸分设,可报纸的销量不大,舆论不在我们手中啊。”

朱高炽脸色也不快了。

山东是人口大省,哪怕有新军驻扎在山东,也没有能扭转乡间的舆论,何况南方呢。

“南方的事情,现阶段我们只能努力去做,主要的力量还是用来北方的开发。”

“目前光四行省的开发项目,我们就已经出现了人才短缺现象,只有把四省开发出来,培养出足够的工业人才,最后形成碾压的态势,把那些不利的局面扭转过来。”

朱高炽知道南方的乡绅在骂自己,不过朱高炽控制住了自己的愤怒。

见小王爷没有要改变计划,周世丰松了口气。

他就怕小王爷因为愤怒,做出改变现在步骤的决定,在周世丰看来,目前四省已经让中华重工体系超负荷运转。

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力,毕竟北平也才发展了六年而已。

浙江行省。

社会报应天府分报。

“北平的北平综合大场,定于中秋的盛典,二十万门票售之一空,民间已经一票难求。”

“为了中秋盛典的活动,北平各府舞剧院,乐剧院,大剧院编排了许多的优秀节目。”

“不但有北平的军民,还有各行省的百姓们纷纷前来参加,将会是大明最盛大的一次活动。”

“精神文明的建设,会增加人们的精神气,让社会充满活力,祝愿北平中秋盛典的完美落幕。”

看着这份报纸,酒楼的读书人面色各异。

“二十万人的场地,不可思议啊。”

有人被报纸上所言的规模惊讶。

旁边的乡绅冷哼道:“竟然还要钱买门票,在搜刮民脂民膏之事上,燕王一家子倒是手段用到了极致。”

“但是二十万人都能买票,难道北平真的如报纸所言,已经这么富足了么。”

也有人恍惚。

“山东高阳郡王仗势欺人,夺人家产,你们可知道?”

“还有这事?”

“高阳郡王有什么权利管山东的事情,难道圣人真的什么都不管了么,对燕王一家的为非作歹视而不见。”

“唉,地方不安啊,长此下去,我大明百姓恐怕有大祸。”那名乡绅悲叹道。

酒楼下是河道。

河道上有船。

这里的船和别处的船不一样,俗称船。

同样的性质,不同的场合,标价肯定是不一样的,也就是等级的区别。

在民工的码头上,有招待民工的船娘。

在繁华的地区,则有装修精美,枝招展,偶尔还有些可以饮酒作词的名妓。

他们这叫做风雅,跟俗没有关系。

俗那是老百姓的事。

同样的事,他们做就是高雅,肯定是要区分开来的。

天下的道理,没有什么区别。

后世不也是各种游艇宴会么,换汤不换药而已。

后世没什么资格嘲笑古代。

只不过生产力的区别。

西方早就看穿了。

只不过生产力的不同,让生活有了区别,底层不会有吃不饱饭的危机。

“看到了吗?报纸上说应天府开了一家印染厂。”

“有什么说道?”

“采用的蒸汽机,铁质的大染缸,里面有扇叶可以翻动,放出的蒸汽还可以加热水,效率比以往提升了十几倍。”

传统的染色方式,是用大缸下柴火加热,染料倒入缸中,人用棍子站在缸口上搅拌。

只不过换了蒸汽机当做搅拌动力,所以可以用更大的染缸,铁料的廉价,也就有了类似后世的染缸。

后世的染色机器也叫做染缸,不知道的人

其实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

传统的染色工艺,换成了更大的铁缸,淘汰了人力,使用蒸汽机当动力。

以往使用柴火,现在使用蒸汽,但是蒸汽机需要煤炭,也就是从柴火改成了煤炭。

薪材能源进入煤炭能源,新工艺的纺织业,对煤炭的需求也是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