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如何让圣人发生意外(1 / 3)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对开疆扩土的意愿是很强大的,只不过有治理的初衷,在杀伐上弱了许多。

在太子朱标未病逝前,朱元璋已经在陕西行都司布置了好几年,又是迁移军户恢复生产,又是派老将拉拢当地势力。

西征的准备工作做了许多,可太子朱标的突然病逝,打断了朱元璋的布局。

从太子朱标病逝的那天起,朱元璋的布局开始以国内为主。

到了朱棣。

朱棣为了证明自己,开疆拓土的心愿是很大的。

五征大漠,南占安南,七下西洋。

可惜大环境不同。

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三百年里,是蒙古在世界统治进入崩溃的时期,大明虽然最早从蒙古的统治中光复,可中亚西亚,乃至大漠,还有无边无际的蒙古势力。

中原才是天朝。

“哈密有两大出人口密集区,那么亦力把里,咱看啊,至少有三处呢。”

和当年陕西的局势岂不是一模一样。

然后又指向亦力把里。

国内同样还有蒙古留下来的势力,并不是愿意乖乖的归顺大明,一样的有野心。

看见朱元璋不愿意把俺的干留给黑的儿火者,朱高炽哭笑不得。

正好含括了亦力把里南北两大片沙漠夹住的中间平原地区,河流与绿地,基本上都在这三块区域。

“从哈密城一带通过‘走廊’进入亦力把里,以土鲁番、别失八里、委鲁母为东边的人口密集区,迁移二十万人口。”

乃至十四世纪中叶,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与西察合台汗国。

如此的权势,楚王甘心失去吗。

“父王可以到亦力把里,但是不能超过此地,把亦力把里西部地区留给黑的儿火者。”

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燕王朱棣都要强悍一些。

他的这个期望,在历史上并没有达成,一直到十七世纪初期,亡于瓦剌准噶尔部。

“听说北边的藩王们,虽然放归了藩王府,可是权力却没有恢复,甚至连王府的卫队都解散了。”

秦王长史府,随着老秦王去世后,开始了内斗,可随着北平新军的入侵,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朱元璋见朱高炽的神情,摇头道:“你觉得你把俺的干留给人家是好意,人家领情才行。”

楚王虽然才三十余岁,但是在洪武十四年就开始带兵,平定蛮夷,征伐云南,活捉阿鲁秃,征讨西蛮,剿灭洞夷……

朱高炽介绍道,“哈密以沙洲,瓜洲一带为人口主要迁移区,移民十万人口,然后是哈密城一带,移民五万人口,合计十五万人口。”

明明能吞下整个亦力把里,为何让妥协呢。

大明西部,西南,南部,中部地区的稳定,基本上少不了楚王的身影。

指了指舆图。

但是亦力把里和大漠的环境不同。

人们心里的惯性思维。

朱高炽画了一条线。

帖木儿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国。

留下的无边无际的沙漠和荒漠,人们无法长期生存的地带,天然的防御形势。

也就是后世的阿富汗,为什么能坚持的原因,大沙漠和大山脉,反而成为了游击屏障。

谁也不想失去权力,顾应时甚至有新秦王的密信,不过他没有拿出来,现在还不到时候。

对汉人威望造成的打击是巨大的,许多势力有信心,觉得他们自己也行。

众人纷纷看去,朱元璋也盯着舆图。

眼前最大的希望就是楚王。

越是接触楚王,顾应时越是觉得来对了。

最终还是靠着朝贡贸易的体系,以及十五六世纪,蒙古势力已经败亡,才开始真正的向大明称臣纳贡。

黑的儿火者虽然是东察合台汗国的继承者,可面对当下的形势,选择了交好大明,想要借助大明的威望,恢复东察合台汗国的统一。

如今的黑的儿火者,并没有实力对抗大明。

孙儿想的都是顺利的事情,可朱元璋认为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黑的儿火者真愿意接受吗?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离开了文华殿。

从世界舞台上彻底的衰败下来,又有残酷的强敌从西追来,二选一已经是最后的选择。

西察合台汗国已经成为了帖木儿的领地,而东察合台汗国包括现在的亦力把里。

无论是领兵的才能,还是手里的军力,是目前其余藩王最大的一支。

作为圣人的

但正如世界的格局,蒙古虽然在世界舞台上开始衰败,可有些地区仍然在扩张。

“咱要是黑的儿火者,咱就回头跟咱大明打一架,如何能轻易让出亦力把里城一带。”

必然是不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