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圣人老糊涂了(1 / 3)

“军户从明年开始,免收农业税。”

应天府的周边。

五军都督府的吏员们,全部调动了起来,派往各地区的卫所,向卫所传达政务。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职权不一样。

兵部掌卫所士官选授、升调、袭替、功赏之事。

凡五军都督府掌印、佥书等官缺,由兵部会奏推举,奏请简用。地方各都司掌印、佥书等官有缺,亦由兵部拟奏简用,以及兵器局,兵事粮草等。

五军都督府负责领兵作战,管理屯田,掌管军籍等。

在战神皇帝之后,野战军和大量将领,勋贵的灭亡,由兵部靠着后备兵力撑起了大明局势,因此权利也逐渐落到了兵部手中。

兵部的官员是竞争出来的,而勋贵是世袭的。

勋贵的突然断层,后来的勋贵子弟又贪婪享受,虽然有极少数的人保持努力,但已经无法撑起局面。

“岂不是人人都是地主?以后靠着佃户过上好日子。”有人乐的合不拢嘴。

“以后的百户和千户职位,由退下来的军人,凭功劳担任,片井长则由军户们自己推选。”

“圣人。”

百户所的军户们被召集到了百户所的公房。

巡检官嗤笑一声。

应天府江宁镇的案件,上了应天府社会报的头版头条。

有旗官好奇的问道。

“你刚才用弓箭对着我,我现在就能抓你,不过看在你父亲主动出来的份上,才放你一马而已,你要还是不懂收敛,大可以试一试。”

这就是他的底气。

种地的汉子还怕吃苦?

祖传的基因,就没有怕吃苦的。

不顾儿子的劝慰,老者打开了门,主动走向了巡检官。

吏员描绘的未来,让每个军户眼神里都在发光。

大户们的土地即不能荒废,又无法招到足够的佃户,粮价又被死死的控制。

吏员笑着摇了摇头。

“如今的世道,不让我们活啊。”

巡检官刚从战场上退役,不想回去搬援兵,认为自己十几个人能拿下对方。

一名巡检丁差上前露出担忧,“看样子他们不会乖乖束手就擒,咱们兄弟少。”

卫所千户与百户的权力越来越小,他们不再有资格要求军户们为他们做事。

片井长不像是管理者,也没有权利,只不过把上面的政策向下传达而已。

汉朝的强大。

……

“朝廷给予军户各项优待的同时,朝廷仍然有义务召集军户服兵役,如果有强制要求的时候,军户没有权利拒绝。”

老者拦住了儿子。

就是六郡的良家子构成的。

“你们不要过来,不然我就要射箭了,伤了谁,死了谁,到了阎王那里别埋怨。”

军户们自己种田,比谁都要上心,他们只需要听农业技术人员的,并不需要听别人的。

在人工工钱涨价,许多商品也有价格上调等局面下,粮食的收购价依然保持不变。

“嘶。”

“周大官人,你要想清楚,是否要牵连自己的孩子们。”

家庭富裕,能文能武,更有家传的兵事本领,养出来的都是拿得出手的人才。

院子里的老者浑身颤抖。

吏员见过北平的大片井制度,笑着解释有那些农机,靠着农机的帮助,人的耕种能力大大的提高。

“什么好圣孙可行三代,我看啊,圣人活着的时候都要维持不下去,圣人真是老糊涂了。”

百户同样没有什么权力了。

巡检丁差心里暗苦。

伤了他,他后面还有更多的巡检官。

当巡检司告知会收没家宅以及祖田,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还是交足了罚金。

可他并没有过多的举动。

关键是百户和千户都不在世袭。

这条政策虽然严厉,军户们却没有意见。

军户们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

大片井制度可不是为了让军户们成为人上人的,他去北平培训过,深知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周大官人,你私下收粮卖粮,巡检司已经证据确凿,跟我们走一趟。”

基层人员的扩充,让五军都督府能往下施行管理,而不是以前那样的,主要以地方卫司衙门自理。

“头。”

巡检官不等了,准备带着兄弟们硬闯。

“主动跟我们走,只追究当事人,其余人只要参与抵抗的,违背了大明律,全部受到牵连。”

但是没有片井长,许多事情就需要要他们各自去办理,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老者的儿子,也不敢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