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宗藩天下(1 / 4)

沙迷查干的投靠,为大明打开了迷雾,带来了大量帖木儿高层,以及更多的情报,经过整理后送入了京城,朱高炽看到后不得不感慨。

哪怕是要当带路党,普通人也没有资格。

例如后金时期的汉奸洪承畴,他的投降,对于大明和后金的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为此人是政治大佬,熟悉大明上下和朝堂,发挥的作用,远远大过了边地投降的将领和官员们,为后金制定了种种针对大明朝堂短板的方针。

灯下黑。

沙迷查干告诉朱棣,要防备东察合台都司境内,西南一角,哈实哈儿的忽歹达。

此人不显山不露水,看起来只是普通的首领,其实控制了许多的人口,乃至沙迷查干的父亲黑的儿火者,名义上原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实际上还是此人扶持起来的。

朱高炽也想起来了此人。

历史上此人在永乐十四年受封于大明,明朝对此人的记载并不多,可见要么因为太过遥远,要么因为此人一向低调,的确没有重视此人。

此人一边受封于大明,一边和帖木儿眉来眼去,并且晚年亲自去过帖木儿汗国,最终老死在麦地那。

不光是黑的儿火者受此人扶持成为大汗,包括现在的沙迷查干,如果他不是选择了大明,还有大明如果不是成立了东察合台都司。

未来的忽歹达,还会扶持沙迷查干继承其父亲的汗位。

不过呢,沙迷查干和大明的关系深厚,不但帮助大明攻打鬼力赤,还想借着大明的国力,西征帖木儿,在这方面与忽歹达没有保持一致。

“亦力把里虽然被拆分为亦力把里行省和东察合台都司,其实两地的情况很不一样,需要区别对待,特别是东察合台都司。”

朱高炽根据脑海里不多的记忆,结合沙迷查干带来的情报说道。

“帖木儿汗国已经不是蒙古人,而是突厥人控制,包括察合台汗国分裂东西,西察合台已经消失,成为了帖木儿汗国的核心领域。”

“而东察合台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主要属于传统的蒙古人统治,而像西部地区,主要势力是突厥人,例如忽歹达,他就是突厥人。”

“沙迷查干说的不错,拉拢当地的蒙古人,对抗当地的突厥人,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否则当地绝对不会心向大明。”

众臣恍然大悟。

原来那里的已经不是蒙古人了。

沙迷查干和忽歹达先后病逝。

他们的后人继续争斗,最后是忽歹达的后人靠着实力胜出,掌握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权,突厥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东察合台都司的主要势力龟缩在阿里玛图城,以阿里玛图为核心,周边建立卫所,离哈实哈儿有上千里的距离,中间还隔着天山。”

兵部的齐泰指着舆图。

金忠前往了西域行省,兵部的主要事务由齐泰打理。

齐泰的才能还是不错的,虽然靖难之役属于输的一方,但是他的建议往往都没有被采纳,反而证明他的建议才是正确的。

此人如果是庸人,也不会被朱元璋看重。

这些年的表现也不错,所以仍然被重用,兵部司务杨荣,也被提拔为侍郎,与齐泰两人合作管理兵部,保证兵部的稳定。

“与帖木儿汗国的战争,既要快,也要稳,五十万军民每日消耗巨大,可带来的威力也大,应该趁此机会,让整个东察合台都司境内的势力归服王化。”

齐泰认真的说道。

东察合台都司,将会是明军西征的大后方,无所的粮草都会堆积在东察合台都司,所以必须要保障东察合台都司的稳定。

“会不会节外生枝?”

杨荣有些担忧。

无论哈实哈儿的忽歹达是什么想法,实力差之下,又隔着上千里,还有天山这样的天险,无论是他敢攻打大明,还是大明去攻打他,都非常的艰难。

一个主张打,一个主张抚。

朱高炽盯着舆图。

肯定是打下来最好。

地图开疆嘛。

哪个国家不是如此,只要能一直稳的住,地图开疆也就成为实际的疆域了,而如果稳不住,别说地图开疆,现在的国土都会变成别人的。

例如巴。

xxxxxx

不反抗?

今日侵吞你一步,他日侵吞你一步,让别人最顺利的吃掉而已。

也别想着人家吸收你,把你当做他们自己的国民。

西方人可不是东方文明。

人家施行的是换种。

以接纳了巴的百姓吗,把侵占巴土地上生活的百姓,当做自己的国民了吗?

美洲,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如此。

只有儒家才讲究仁义道德,讲究教化的治理理念,认为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