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朱棣的夸赞(1 / 3)

大明在塞南行省与塞北地区的控制,常年的大规模军队巡防,历史上最北边的瓦剌,其中分裂出来的鬼力赤汗,入侵哈密后又被大明消灭,虽然没有再发生朱棣五次北征的事情,可瓦剌也已经败亡了。

瓦剌虽然名存实亡,事实上分裂,但是有些部落离开了塞北地球,迁移到了亦力把里行省。

亦力把里的面积非常大。

大到了遍布的无人区,哪怕是大明在亦力把里的实际管控范围,也只是沿着驿道周边,那些土地肥沃的地区兴建起来的城池。

有些部落安顿在了亦力把里行省的西部地区,为当地带来更复杂的局势,导致地方上非常的混乱,有许多的部落,连当地官府也很难分清楚。

根据大明朝廷的划分,原本控制在帖木儿汗国的阿拉木图、卡拉科尔等大片的土地,全部归入了亦力把里行省,一直到安集延,顾名思义,当地最大的贸易地区,此地为界,东边归亦力把里行省,西边归撒马尔罕都司。

安集延也是后世吉尔吉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分界线。

这样的划分,说明了大明朝廷要把亦力把里行省当做内地的生态环境来治理的预期,用撒马尔罕当做防线,保证当地的安稳。

可是面积太大了,无论是亦力把里行省还是撒马尔罕地区。

原本亦力把里人口多半集中在东部地区,土鲁番当地的首领们,终于被明军压服,并且不少部落随着明军的脚步,跟随明军西征,获得了新的土地。

通过武力和诱惑两种方式,让亦力把里行省东部地区安稳了下来。

从委鲁母到亦力把里城距离一千四百里,容纳了当地人口的七成,并且承接哈密地区的种植业,以及发展畜牧业和农业。

那么亦力把里城到安集延将近三千里的距离,大明在当地的治理并没有彻底建立起来,只让当地的人们,知道大明的旗帜。

火真火冒三丈,带着五百大明骑兵四处报复。

“强大的火真啊,你为什么怒气冲冲。”

达尔齐带着部落的勇士们,戒备的看着火真,面色讨好的询问道。

“丰收之地遭受了袭击。”

火真压着怒意说道。

“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冒犯您。”

达尔齐大惊。

火真盯着达尔齐的模样,想要判断对方的内心。

手里只有不到一千人。

火真不怕与别人打硬仗,最怕的是偷袭,以阿拉木图的环境,一千人的军队,防不胜防。

大明只有大明籍。

塞南都司和塞北地区,多年来有大量的人获得了大明籍,也就是大明人,学习的只有儒家文化,哪怕儒家文化经常变来变去。

历史上明初的时候,儒家不讲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

如果从好的角度来评价。

一个刚刚由战火中建立的大明,需要的是稳定。

发展的前提是稳定。

到了明中期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有了各类的新思想,例如王阳明提出的哪怕是孔子说的话,也不能全部认可的思想,最后又回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简而言之。

提起霍去病,将是所有大明人称颂的英雄。

“达尔齐台吉。”

火真叫了对方的名字,并不太尊重对方,冷冷的说道:“皇帝陛下当年同意你的部落在此地放牧,修生养息,但是你也要为大明出力,成为大明的屏障。”

“所以无论伱有没有参与,都是你的失职,我要惩罚你。”

“你服不服?”

达尔齐台吉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欲言又止。

他身后的勇士们也有了动静。

“服。”

达尔齐制止了部落的人们,接受了火真的惩罚。

当着所有人的面,火真打了达尔齐十个马鞭,并拿走了部落里的五百头羊,一百头牛,五十匹马,恨得部落里的首领们牙痒痒。

牧民没有自己的财产,这些被大明拿走的财物,由首领们分担。

达尔齐的部落,有上万帐篷。

分布在伊萨克库尔地区,是当地最大的部落,这些损失虽然不小,可达尔齐能承受,并不至于伤筋动骨,所以达尔齐忍下了羞怒。

火真沿着阿拉木图周边的大部落逛了一圈。

每个部落都说不知道敌人,火真一并惩罚,回到了原点后,还是没有得出凶手的身份,火真没有放弃,再一次来到达尔齐所在的牧区。

“你们都说不知道凶手是谁,我也不管你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我只告诉你们,大明绝对不会放过凶手。”

火真认真的说道,“既然问不出来,那我一直问下去,问到你们中有人说出来为止。”

这次加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