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委屈的朱高煦(1 / 3)

永乐十年。

二月。

大明朝廷正式回应苏禄王国新东王的内附之请,册封苏禄东王为忠正王,与渤尼国成为大明最大的两块海外飞地。

苏禄王国,是后世菲律宾苏禄群岛。

有八百个以上的岛屿,分为五个群岛,大岛多为火山,小岛多为珊瑚礁,天气炎热,干湿季明显,森林茂密,土壤肥沃。

这样的地方,有三个王,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酋长。

历史上苏禄国三王率眷属及侍从三百余人,远渡重洋访问大明,受到明朝永乐皇帝盛情款待。

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病逝德州,以藩王之礼安葬东王。

东王病逝后,其长子回国继任王位,王妃和另两个儿子就留在德州守墓并定居,其后裔获得中国国籍,取安、温姓氏。

根据流传的说法,东王后裔迄后世已传至21代。

后来,因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较大的天灾,已有不少东王后裔离开德州,分布中国多地。

苏禄王国的东王权力最大,西王和峒王实力弱小,不光部落人口少,岛屿面积也小。

他们非常的震惊。

原来真的可以留在大明。

东王能做,他们也能做,只是需要一个好价钱。

礼部官员交给了大明工局,大明工局出面,除了搭赠给西王和峒王一大笔粮票外,还承诺了他们一家子在大明的优待,同样赐予王爵。

于是西王和峒王也内附了。

名义上,苏禄王国消失,成为了大明的土地,不过呢,大明并没有百姓长期生活在当地,只有一年一次的几艘商船,规模并不大。

大明更看重的是渤尼国。

加里曼丹岛。

世界

中国史籍称为“婆利”、“勃泥”、“渤泥”、“婆罗”等,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大岛。

渤尼国的核心区域,主要在后世的马拉西亚范围内,至于岛上属于后世印度尼西亚疆域的大部分面积,目前还是原始丛林的状态,不光有未开化的土著,还有吃人的原始人。

神主的光辉还没有照耀到这里,所以是一块性价比高,复杂程度小,值得开发的地方。

渤尼国也是汉人开发最早的区域。

这里不像缅甸老挝,有相较而言成熟的制度,所以汉人的势力很容易扩张,并没有什么对手,历史上的明朝时期,汉人已经大量在这里繁衍。

因为有人口的支撑,所以近代时期,在中华文明衰退下,汉人们仍然成立了兰芳国。

面对

明朝时期开始,汉人在南洋成立的势力和国家并不少。

但是清朝时期,这些海外遗民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势力,并无法与之抗衡,吕宋被清除的最干净,然后是安南、暹罗、渤尼这些地方。

根据统计。

后世的渤尼国,旧港,苏门答腊,也就是万岛之国,在西方列强的打压和引导下,有记录的数字,高达八十万的华人被屠戮。

这个数字不包括南洋的其他大国地区。

近代东方文明的衰退,不光是科技和文化上的,还有大量周边的影响和势力范围。

现在是明初。

汉人的脚步还比较少,主要遍布在交趾,老挝,其次是吕宋,旧港,然后才是渤尼国,甚至有前宋的遗民,虽然他们能写字的人已经很少很少。

内阁,户部,工民联合部,军民联合部,大明工局掌柜。

二十余名官员站在文华殿内。

听到这个数字,朱高炽满意的点点头。

用尽了手段,不光是打压商人和权贵们,还有各种经济制度的方式,把老百姓从土地上“逼迫”了出来,去年一年,组织了近二十万人口迁移西部七省。

今年的

“移民很辛苦,特别是海外之地,各部门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务必保障百姓们的安危,给予最大的扶持,让他们尽快的安定的下来。”

朱高炽严肃的说道。

为了保障七万人抵达渤尼国,大明调动了整整一万海军,与数百艘的货船。

“随行的大夫和草药有没有准备好。”

朱高炽事无巨细的问道。

杨士奇上前一步,回答了朱高炽。

杨士奇外放为渤尼总督,全权负责渤尼都司的事务。

苏禄王国和渤尼王国合二为一,定为渤尼都司,苏禄归属于渤尼都司。

八万人的的供给和船队。

对于大明并不是难题。

也是大明在海外飞地的

建造城池和发展生产。

朝廷进行前期的巨大投资,三年内,渤尼都司满足粮食需求,五年内,形成经济发展,十年内成为当地最富裕的地方。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