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委屈的朱高煦(2 / 3)

的大手笔,国内不少人在关注。

如果这次的试行成功,那么将会很快复制到别的地方。

“不可能。”

“四五千里的海上距离,大明人如何治理渤尼?”

渤尼国内附,改成都司的消息传开后,得到了确认的暹罗王国,波隆多罗阇大惊失色。渤尼国前年就有大明商人们说要求内附,引发了波隆多罗阇的猜忌。

不过几年里,大明一直没有大的动静,看来大明的胃口越来越大了。

波隆多罗阇这些年只做了一件事,积累自己的实力。

波隆多罗阇已经是暹罗王国最大军阀。

老国王罗摩罗阇前几年去世,新国王因陀罗阇因为软弱无能,被国内的势力看不起,强势的波隆多罗阇,已经成为了新国王的眼中钉。

为了避免提早暴露,波隆多罗阇思来想去,选择离开了大城都城。

其实现在的暹罗,已经不是原来的暹罗。

原来的暹罗,也就是素可泰王国。

宋元是有记载的。

南方兴起的罗斛国,也是与大宋进行过贸易的国家,本地人称为阿瑜陀耶,在元朝时期吞并了北方的素可泰王国,仍然被人们习惯性的称为暹罗。

所以明初时前往大明朝贡,被登记入册为暹罗国。

暹罗国是后世的泰国。

现在人们都称为暹罗,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的。

因为大明最强大。

是世界的文明。

波隆多罗阇回到了南方。

南方有优良的港口,大量的商人们聚集在港口,成为了当地最富裕的地方,靠着港口的税收,以及国内的粮食,波隆多罗阇养活了上万大军。

波隆多罗阇一直对大明抱有敌意。

但是波隆多罗阇很精明,他知道什么形势下该做什么,对于远道而来的大明商人们,波隆多罗阇非常的热情,这些都是为他送财来的。

一边交好大明的商人们,一边训练军队。

虽然手里只有一万人,但是波隆多罗阇有信心攻下大城,只要抓获国王,他就能获得其余贵族们的支持,成为暹罗的新国王。

训练大将波隆戴摩不明白首领的忧虑来自何处。

“大明有占城啊,他们在交趾修建了铁道,如果从占城出海,只需要半个月就能抵达渤尼国,如果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十天也能到。”

波隆戴摩提醒了波隆多罗阇。

波隆多罗阇无言以对。

他的内心一直不愿意承认交趾回到了大明的手中。

安南想要征服占城。

暹罗也想要征服真腊,没有势力不想扩张的,历史上安南成功了,征服了占城的安南,很快对暹罗打起了主意,并且试图统一南洋。

而暹罗失败了,一直没有征服真腊。

谁敢想呢。

一百年前,暹罗还受真腊的欺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面对日益强盛的暹罗,夹在占城与暹罗之间的真腊瑟瑟发抖,越发紧抱大明的大腿。

国王是个没有出息的,暹罗在如此国王的带领下,必然没有未来。

波隆多罗阇忧虑的看着南方。

如果大明在渤尼站稳了脚跟,形成上下挟制暹罗的态势,对于自己的谋划十分的不利,不能让大明轻易的控制渤尼。

波隆多罗阇打定了主意。

朱高炽安排了渤尼都司之事,开始重视起高丽。

国内的商人们抱团抗拒高丽商人们的诉求。

一切为了利益。

“大明在太子殿下的治理下,社会资源分配,以人为本,作为工业重要的能源,煤矿产业的市场价这些年一直没有波动。”

“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我们这些商行,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呀。”

原来煤炭行业的旗帜人物是张家。

张家成为了昨日黄。

现在的领头人,哪怕大小周东家拒绝这样的称谓,可到了今时今日,他们二人不得不走出来。

合记商行很早涉足煤矿行业,但是合记商行这样的商行,并没有全力投入煤矿,每年都在往别的产业扩张,煤矿行业已经不是合记的主要产业。

但是周有容这些北平的老煤场主们,并没有太大的长进。

他们守着煤矿,跟随大明工局的脚步,虽然规模巨大,其实仍然属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光是规模,利益上也落后于合记。

“你们的诉求,请说明白些。”

姜宾知举着册子,记录商人们的说话,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周有容怔了怔。

心里忍不住的失落。

京城到底不是北平,京城的官多如狗,年年换新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早期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