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惊呆的南洋子弟们(1 / 4)

素可泰王国是暹罗的藩属国,位于暹罗的北部,西北连接八百大缅宣慰司,东北连接老挝宣慰司,北部地区有帕、难两大部落群。

历史上1438年,素可泰王国的玛哈·昙摩罗阇四世去世,作为藩属,素可泰的领土全部归宗主国阿瑜陀耶王国统辖,使得阿瑜陀耶疆域扩展,以往的土地制度不再符合需求。

当下因为大明的改变,稳固收复了交趾,占城藩属国降为大明都司,还有大明在老挝宣慰司的势力增强种种,导致暹罗提前吞并了素可泰王国。

暹罗王国的治理很粗暴,历来喜欢用王储镇守重要城市,当争夺继承权时,王储肆意收纳流民,国家很容易走向动乱。

所以波隆多罗阇发动了国内的叛乱,看起来是大明的变化带动的,其实也是暹罗本身制度的问题。

其实当下的暹罗王国,并没有完全从部落进化到王国,需要在十五世纪中期的时候,因为暹罗的扩张成果,最大的需求不再是扩张,而是如何治理好偌大的疆域,开始了土地改革,赐予了大量平民土地,降低了奴隶数量,为暹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那么当下的暹罗,主要仍然是部落势力为主,头人们占据土地和部落,权利没有收归到国王手中,萨克迪纳制还没有实施,也就是国王分封土地和人口,封臣的权力和财富都来自国王的赐封。

所以失去了都城和军队的暹罗国王因陀罗阇,因为名器的作用不像中国那么重要,导致他在暹罗的地位不如鸡,因此很快答应了大明诸多的要求,令外人不可思议。

原素可泰王国的部落头人们,纷纷向大明将领们打听消息,也有些头人不在意,在他们眼里,王国在不在,并不影响他们的权势。

态度最激烈的是原素可泰王国的王室们,他们想要谋求大明的支持,恢复自己的地位。

可是连暹罗国王失去了军队后都没有理会,何况素可泰王国的王室们呢,暹罗的国情,与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哪怕没有军队的皇帝,那也叫皇帝。

大明在南洋治理了多年,深知南洋的风俗人情,原来喊口号帮助素可泰王国是有利可图,现在素可泰王国的王室成为了阻碍,自然没有人去理会。

没有自己的部落,和流民一样贫瘠的王室成员,被士兵们无情的驱逐了出去,连一个爵位都不给。

占城都司。

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当地专门修建了一栋小的“皇宫”,十几栋水泥楼房,是铁道工程部出力修建的,皇帝居住在此和办公。

永乐十三年十月。

辰正时一刻。

大明开始采用宋朝的二十四时辰制度,宋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后世就是早上八点十五分。

蒸汽机火车在几位官员的相送下,从占城大站

占城大站作为大明在南洋最南端的火车站,是大明商品进入南洋各国的出发点,无数的商船通过占城的港口,短的只需一日,远的也只需三五日即可抵达南洋各国。

这也引起了交趾这些年逐渐的不满,因为有了占城,交趾的地利被占城影响了很多,占城的发展速度赶超交趾,就是因为大明把贸易中转站放到了占城,而不是交趾的原因。

十一列车厢,由甲305型蒸汽机车头牵引。

车厢里的乘客,大部分是老挝宣慰司、占城子弟、真腊王国子弟、以及交趾的大户子弟们,他们前来拜见皇帝,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根据地方上的需求,京城设立了藩学院和国学院,提供给边地、宣慰司、宣抚司、以及藩属国等年轻人们读书,否则朝廷不给予支持,他们是竞争不过国内子弟的。

列车

大明商人们在南洋虽然不如高丽,可是模式却也差不多,利用资本的优势,大肆换取地方土著首领们的土地,所以南洋的土著子弟们并不穷。

除了把大明的奢侈品带给他们,让他们懂得消费,吸引他们去国内,同样是促进的手段,否则不懂钱的好处,如何发挥商人们手中粮票的效果。

车厢里的货物,有象牙、黄金串饰、水晶、玛瑙、琥珀、松石、沉香、燕窝、犀角、翠玉等等,都是大明国内畅销的海外商品。

列车经停化州、顺州、南灵州、新平府,于未初时三刻抵达政平州。特殊的乘客们随即下车,选择在当地过夜,而不是继续长途行驶,次日再乘车。

从占城出发到此,包含停车时间在内的平均时速,刚好是每个时辰一百里。

占城的变化,如果这批特殊的客人还能理解,交趾的发展,也没有让他们感受到震撼,哪怕进入了广西,也只不过多了些更多的感慨而已。

上国就是上国。

但是越往北,年轻人们越说不出话来,他们穿着名贵的衣服,每个人都有仆人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