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时代的铺垫(3 / 3)

下了一句话。

朱高炽已经做好了被人痛恨的准备。

想要做一个好的领导人,注定了无法成为被人人歌颂的对象。

正如对孩子要求严格的父母。

大明工局的确是朱高炽一手创立的,人人都在歌颂皇帝陛下,可是朱高炽并无法给予大明工局需要的东西,甚至还要摧毁一些东西。

这就是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

政治家将政治当作严肃的专业去面对,而政客把政治当作成名的工具。

政治家顾全大局,为了民族利益随时准备牺牲自己,而政客随时准备为了下一届选票和自己个人的名誉损人利己。

政治家在为国家利益谈判时有底线有原则,不会被敌人所收买,而政客是可以随时做出卖者或筹码的。

政治家在人民心里是崇高的、伟大的、也是亲近的,而政客在人民心里就是一个演员。

联记商行最大的优势,掌握了绝岛的能源资源。

这是大明工局的核心利益,也触动了大明工局的紧张神经,在南洋的竞争已经证明,大明工局北方体系的能源,无法与联记在绝岛的能源竞争。

发展工业的前提是能源。

这同样是事物的必然。

早期能把南军差点干下海,平推的北军,当自身的大组织破灭,无法在获得能源后,田地上的拖拉机无法开动了,过了几十年,恢复到了人力时代。

而靠着廉价能源供应的南军,不光经济反超了北军,甚至把北军远远甩在了身后。

郡王殿下与总督在北天竺推广宗藩体系,加上南洋铁道的影响力,一北一南交相呼应,才几年的时间而已,整个次大陆主要势力皆纳入了大明的宗藩体系。

建立了宗藩体系,大明商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随着宗藩体系的健全,以及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保障,越来越多的势力更加遵守大明的宗藩法律,大明商人们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开始了更为全面的商贸。

从高丽开始的商业模式,被大明商人们带到了全天下,次大陆也无法改变。

一片片的土地被购买。

一片片的经济庄园建立起来,包括橡胶在南洋的种植。

自行车的销量越来越多。

甚至出现了黄包车。

橡胶轮胎的发明,从价格高昂到价格低廉,大明商人们比大明工局最先建立的橡胶厂,轮胎厂,各种橡胶制品等等,成为了民间商行的主要商品之一。

大明工局后知后觉,后建立的各类工厂,无法与南洋商行竞争,最后走向了破产。

朝廷并不会为大明工局兜底。

犹如最开始北平时,大明工局体系内的工厂破产,除了工厂的管事与掌柜会被问责,开除或者有违法行为的会坐牢外,剩余的工人们也会调走别的工厂。

橡胶行业是个大行业,大明工局的学者们指出了这一点。

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人力,最后这个行业的失败,让大明工局伤筋动骨,连带拖累了不少盈利的工厂,洪熙六年的年终报表上的盈利

面对激烈的竞争,外部的失败,让整个大明工局高层皱起了眉头。

各种各样的言论与不满充斥着上层。

有指责大掌柜的,有指责商人们不当竞争,甚至有不满皇帝冷漠的言论。

“叮铃铃。”

一名浅棕色的小伙子摇了摇铃铛,快步的拉着黄包车停到了招手的客人面前,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子踏上黄包车,催促车夫快一点,他叔叔从国外回来了,自己要赶着去迎接。

坚硬的直道上,小伙子飞快的拉着黄包车。

橡胶轮胎在平直的道路上跑的又快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