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取个好名字(1 / 2)

每个人出生后都有一个名字,名字既是一个人的代号,更是父母对孩子希望的承载。

路佳出生后因为取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因为路佳出生时,爸爸正在部队服兵役。

那时候,通消息只能靠写信件,信件寄出后,再到收到对方回信,中间可能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等爸爸回来给路佳取名字,也不知会等到什么时候?因为爸爸的休假不知会在何时?那时,时局很紧张,部队休假也不是固定的。

爷爷说,就叫路殊吧,因为家里人都信耶稣,殊同稣,取谐音,爷爷在解放前当过教会的神职人员,对耶稣很虔诚。

奶奶反对,说路殊这名字不好听,女孩子要取好听一点的名字,比如路英,路美,路春,路红,路…

但妈妈觉得好像都不很中意,一家人想了好久,都没想出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就一直同意,写信给路佳爸爸,叫他取一个名字寄回来。

因为当时家里人是这样考虑的,部队上文化人多,爸爸还可以去请教别人,说不定会取出一个好听的名字。

要说有文化,妈妈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人了,不说举人,至少也相当于旧时代的秀才了吧?

可爷爷奶奶偏偏就说,要让路佳爸爸给孙女取名字。

路佳妈妈没办法,因为是第一个孩子,可能也考虑到路佳爸爸的感受,也就同意了家里老人们的意见。

于是,路佳妈妈就提笔给路佳爸爸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里除了夫妻相思之情外,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叫路佳爸爸给女儿取名字,并提醒他多和战友们商量商量,部队上文化人多,争取给女儿取个好听而又有意义的好名字。

信寄出去很久很久,都没有得到回信,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没了音讯。

妈妈每次去公社开会,都会去邮政代办所问问,邮递员小张每次看到路佳妈妈的身影,远远的就会对妈妈大声喊:“黄老师,没有你的信,你别过来了”,路佳妈妈姓黄,是邮政代办所的常客。

路佳妈妈听了邮递员的话,也就不再向前走,只得有些失望地转身往回走。

而每次开完会回到家,路佳爷爷和奶奶又会迫不及待地问路佳妈妈:她爸爸回信了吗?

每次听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两个老人心里也很失落。

一方面因为没有回信而失落,一方面也担心路佳爸爸在部队的安全。

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都知道当兵意味着什么,也都知道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路佳妈妈是老师,有文化,识字,所以生产队订的报纸都是给路佳妈妈,让她读给大家听,向贫下中农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这也是路佳妈妈课余时间的一项政治任务。

那个时候,生产队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宣布,就会在教堂里开大会,全生产队男女老少都得参加。

比如到征兵的时候,生产队就会开会,动员所有适龄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参军,报效祖国。

宣传口号很响亮: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可那个时候,由于消息闭塞,人们对当兵是有误解的。

据说父亲当年要去当兵,是父亲自己的强烈意愿,因为父亲的三叔,也就是路佳的三爷爷,被抓壮丁在国民党部队当兵,因为有文化,官职很高。

后来部队集体投诚共产党,解放后,三爷爷在新中国的部队官至正师级,是很荣耀的,待遇也很高。

路佳爸爸就觉得,当兵也是人生不错的选择。

倒是路佳的隔房二爷爷家,有个路佳叫二叔,名字叫路明的,和路佳爸爸同岁,读书成绩很好,毕业于县城高中,和路佳妈妈还是同班同学。

二叔在学校被空军招飞人员选上了,当一切严格的检查都通过之后,就只等部队接新兵的人来接人了。

那可是将来要飞上天的人才,别人家是羡慕得不要不要的,觉得二爷爷家是祖墓冒青烟了,将来是要出大官了。

哪知道守寡的二奶奶听说是要飞上天,死活都不同意二叔去了,理由是如果从天上掉到地下,那是必死无疑。

况且,在二奶奶看来,当兵就一定免不了是去当炮灰的命运,因为二爷爷就是在国民党部队战死的。

丈夫没了,儿子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的。

难怪二奶奶有这样的担心,因为那时中国的形势是很严峻的,苏联专家们陆陆续续走人,给国家丟下许多烂摊子,离路佳爷爷家不远的一个三线工厂,听说那里面的苏联专家早些年全都撤走了。

那时苏联也在边境陈兵,东北的海参崴形势不妙,印度更是在西部边境不断挑衅。

像二奶奶这种从解放前过来的老百姓,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战争,解放前所遭受的战争创伤还未完全恢复,如果再遭受新的创伤,那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当时老百姓人心惶惶,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