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 万寿(2 / 2)

甚至已经影响整个世界的命运走向。

天光渐亮,午门逐渐打开。

乱糟糟的人群不知何时已经排成了队伍。按照官品高低,由先到后。而谢拾也找到翰林院的队伍,低调地混迹在队伍之中。

万寿宴在奉天殿举行。天子将在金兰殿上接受群臣朝贺,款待各国使节。

而文武百官中,唯有二品级以上大员有资格入殿,与皇亲国戚一起。其余官员依照评级依次坐在廊下,丹陛上,乃至丹陛下的奉天殿广场,数百张桌案早已排开。与参宴资格都没有的人相比他们已是荣幸。

装点的无比喜庆的广场周围一列列军卫肃然而立。教坊乐的乐师团队在一旁待命。

谢拾随一众翰林院同僚坐在广场东侧,此时席面上已经摆好了看盘,一眼看去是一叠叠精美的环饼与枣塔,而招待各国使臣的席面更是丰富,左岸上摆着由猪肉、羊肉、鸡肉、鹅肉、兔肉组成的五道看盘。

谢拾看得食指大动,却偏偏不能吃。他忍不住同胖狸猫吐槽道:“只能看不能吃,难怪要叫‘看盘’呢,名字真是绝了!”

从资料库中火速搜索出看盘新知识的胖狸猫只能安慰宿主:[看盘只是为了让桌面上好看点嘛!宿主饿了吗?只能等正菜上了——话说宫宴上的正菜真的好吃吗?]

胖狸猫对此次怀疑态度。

谢拾其实对此同样保持怀疑。但谁让他今日起的太早,实在没有时间享用早餐呢。因此他也只能指望在宫宴上填填肚子了。

然而宫宴仪式之繁琐非他所能预料。

不知过去多久,但听几声鸣鞭声响,于圣上驾到的高呼声中,教坊司乐师先动了。

中和韶乐奏响,众人纷纷正色。

《飞龙引之曲》于广场上空飘荡:

“千载中华生圣主,王气成龙虎……次第静风尘,除暴安民,功业如汤武!”

乐声中,天子銮驾到来。

百官行礼恭迎,天子踏上御阶,登临奉天殿。《飞龙引之曲》便在此时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大作的《风云会之曲》:

“玉垒瞰江城,风云绕帝营……从此华夷归一统,开帝业,庆升平!”

曲罢,首辅何万年上前致词,以百官之首的身份,代表文武百官向天子奉上祝贺。

他的声音从奉天殿一路传到广场。

《庆皇都之曲》恰到好处响了起来:

“虎踞龙蟠佳丽地,真主开基,千载风云会……王业弘开千万世,黎民咸仰雍熙治!”

待得天子收下朝贺,何万年重新归位。又一首庄严的中和韶乐《喜升平之曲》于朝坊司一众乐师的手下奏响,如风雷激荡:

“持黄钺,削平荆楚清吴越……人心悦,车书一统,万方同辙!”

谢拾一面吐槽礼仪繁琐,一面却又情不自禁被这肃穆的气氛所感染。四首中和韶乐,可谓极尽恢宏,昔日齐太祖披荆斩棘以得天下,统四海、安万民的故事都在这曲乐声中,令人听着便不由得豪情万丈。

谢拾心头不由浮现出昔日骆宾王所作之诗“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此时换一换主语,这份震撼之情竟然相差无几。他亲眼见到好几位小国使者在这一曲又一曲的韵乐声中愈发神色震动,似心旌动摇。

他顿时对看似华而不实的礼乐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礼乐者,定秩序,正人心!

心情激荡间,万寿宴正式开始。

皇亲贵戚文武百官纷纷献上贺礼。当然,只有珍稀之物才有机会出现在天子面前。

像是谢拾的贺礼顶多只在礼单上留名,直到收入库中,恐怕天子都不曾见过一眼。

万寿节乃是普天同庆的节日。非但京官,各州县的官员都早早将贺礼送入了京师。

譬如此时便有泰州奉上的祥瑞灵芝。据说此灵芝乃是一夜之间而诞。

——如此,岂非为圣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