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姜梨的决断,有人支持有人愁!(1 / 2)

姜梨步履从容地踏入了伯府的大门。

今日国公府里掀起的那场风波,早已如狂风般席卷至伯府,使得伯府上下无不知晓。

而此刻,她刚一踏入府门,便被人恭请至主院。

主院内,清远伯端坐于主位,伯夫人则坐在一侧,两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

而许诚明,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姜梨。

他们似乎已经等待了许久,等待着姜梨归来。

见到姜梨的身影,伯夫人未等她先行礼,便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地说道:“姜梨,你行事向来稳重,今日怎地如此任性妄为?”

姜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她抬头看向伯夫人,那双清澈的眸子中满是坦然与坚定。

她做什么了?

伯夫人心中微起波澜,面上的不满愈发明显,她冷声道:“今日国公府遭遇如此大事,你竟敢不立刻回来禀报于我?还任性地闹脾气,拖到此刻才归,真是岂有此理!”

在伯夫人眼中,姜梨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出于嫉妒之心。

虽然她表面上答应让谢望舒入府,但心中却充满了不满,甚至故意给伯府众人甩脸色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许诚明在一旁悄悄观察着姜梨,心中也充满了疑惑。

他实在无法理解,姜梨竟然能够容忍别的女子入府为妾,这样的做法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出乎意料了。

然而,姜梨却似乎并未将伯夫人的不满和许诚明的疑惑放在心上。

她神色平静,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这样的姜梨让伯夫人更加不满,但也让她无法发作。

毕竟,姜梨并没有做错什么,她也没有理由去责难她。

然而,伯夫人心中的不满却并未因此消散,反而更加浓烈了。

姜梨静静地承受着伯夫人的怒火,她的脸上波澜不惊,只是淡淡地回应道:“此事已经由舅母定夺,儿媳不敢多言。”

“你竟敢反驳我?”伯夫人误以为姜梨在挑战她的权威,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怒气冲冲地瞪着她。

姜梨不言,只是垂首而立,仿佛一尊无喜无悲的雕像。

就在伯夫人准备再次发难之际,清远伯终于忍无可忍地打断了她:“够了!”

他一脸冷漠地放下手中的茶盅,目光冷冽地扫向伯夫人,沉声道:“有事说事,别总是抱怨个不停。他们是年轻夫妻,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无休止的指责。”

清远伯的话音落下,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伯夫人被他的语气震慑住,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而姜梨则依旧保持着那份冷静与淡然,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清远伯仅用寥寥数语,便成功让伯夫人收起了她那满腔的怒火。

伯夫人再次看向姜梨时,心中那股不快之情愈发浓烈,仿佛乌云压顶,难以消散。

清远伯抬头望向姜梨,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姜梨,你这次的做法,我倒是觉得颇为妥当。”

姜梨不禁有些意外地看向清远伯。

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虽已步入不惑之年,但看上去依然年轻,面容保养得极好,透着一股成熟男子的稳重与气魄。

他的相貌与许诚明颇为相似,但气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清远伯那深邃的眼神中,姜梨似乎读到了几分赞许与肯定。

挺意外的。

清远伯缓缓道:“今日在国公府内,诚明入水救下了那位谢家小姐。此举虽英勇,但终究有些累及谢家小姐的名声。因此,事后将谢家小姐纳入府中,也属情理之中。姜梨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决断,实则是为了顾全大局。仅凭这一点,她便无可指摘。”

清远伯的洞察之深,令人佩服。

然而,他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此事。

姜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这样的决定,显然是为了维护伯府的名声,避免任何可能的负面影响。在外人看来,她此举既体现了对谢家小姐的关心,又维护了伯府的声誉,可谓是两全其美。

伯夫人轻轻动了动嘴唇,脸上流露出些许不甘。

她打心底里不喜欢清远伯对姜梨的袒护和偏爱。

然而,清远伯已然开了口,她纵然心有不满,却也再不敢轻易出言反对。

许诚明看着这一幕,眉头紧皱。

他转向姜梨,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你去哪里了?为何这么晚才回来?”

姜梨微微抿了抿唇,轻声回答:“我去了铺子一趟。”

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低沉,似乎心事重重。

许诚明仔细打量着姜梨,发现她确实与往常不同,神情间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他不禁在心中猜测,姜梨究竟遇到了何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