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无双(1 / 2)

自从小野妹子一行走后,花莺粟便闷闷不乐了起来,之前谢家公子那般爱她,为了她便是连命都不要了,可花莺粟也只是悲伤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归于平淡,却从来没有像对小野妹子这般心心念念的感觉,但花莺粟也自觉自己的身份,是配不上倭国的外交使臣的,若是小野妹子对自己有意,或许还可以做个妾室,若是无意,哪怕自己投怀送抱,在人眼里也只是风月一场。花莺粟离了洛阳,是不想再重操以前的旧业了。

大业三年正好是隋炀帝杨广科举考试的第一年,这一年四月,隋帝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当然这十科举人先要考秀才科和明经科,秀才科考的是四书五经,明经科主要考察的是经学和时事实务政策,一时间南方士子纷纷赶往江都过来应试。

只不过隋代的科举和唐代还有区别,针对的除了世家子弟外,还有各地大小官员的子弟和各地被官员推荐的乡绅子弟。不过即使如此,江都也汇聚了大量的应试士子。这些士子应试前后,也喜欢往秦楼楚馆里风流,可是乐坏了江都各地的烟花之地。

怡红院的名声响亮,来这里的士子们自然更多,柳妈妈见生意兴隆,每日里都是笑得合不拢嘴。接了倭国使团后,更是名声大震,想来此一观歌舞的人络绎不绝,而柳琼花的艳名远播,每日里求见的人也是不少,奈何这柳琼花定的规矩在哪里,却是始终不变,无论如何还是只接待自己喜欢的客人,若是没有喜欢的,宁可空着不接客,也绝不会让人来滥竽充数。柳妈妈也知道柳琼花的性子,虽然很想让她多接些客,好给怡红院多赚点钱,但奈何拗不过柳琼花的脾性,无奈也只得任由她,不敢得罪了这位院内头牌。

好在哪怕这柳琼花一个月也不接待几个客户,但依然有仰慕者上赶着的给她送钱物,就跟未来的粉丝对待自己的偶像明星一样,所以即使她这般做派,但她的收入依然是怡红院中最高的。

广东有位叫李益的书生,父亲是李布政,家里的门第清高显贵,李益在家排行老三,是家中庶子,自幼读书在庠,不过未曾登科。

农历六月份,李生到了江都,住在新昌里,自觉少年时就有文学才能,文章辞藻华丽,语句精彩,李生对自己的风度才华也非常自信,觉得自己这次参加科举考试一定是能够考上的。十月秋考后,等待成绩时便与同乡柳遇春同游教坊怡红院,一番诗词应答后,得了柳琼花的青睐,柳琼花着侍女去大厅传话,让李生明日来香闺一叙。

当天晚上,李生洗澡更衣,修饰容貌仪表,欣喜若狂,通宵未睡。天亮时,戴上头巾,拿起镜子照了一番,李生去马行借来青骊驹配上黄做金的马笼头。好不容易盼到了约定的中午,匆匆上了马,命令御手赶马快跑,直奔怡红院。

到了约定的地方,果然看见青衣小婢站在那里等候。婢女是昨日前来传话的,见李生到了,便笑意盈盈的迎上来说:“李公子好守约呀,我家姑娘已备了薄酒在等公子了。”

李生急忙下马,叫人把马牵到屋子下面,青衣小婢女,领着李生进了中门。院子里有四棵樱桃树,西北角处挂着一个金丝编造的鹦鹉笼。看到生人来了,鹦鹉扬脖叫道:“姑娘、姑娘,有人进来,快下帘子!”李生本性规矩恬淡,又加上初来乍到,心中还有些疑心害怕,忽然听见鹦鹉说话,既惊讶得不敢往里走,站在那里犹豫。

柳琼花透过珠帘看到李生囧样,不由淡然一笑,于是让柳妈妈去迎他进来,柳妈妈便走下台阶迎接,延请到屋内,对面坐下。李生看柳妈妈的年龄大约四十多岁,颇有风韵,谈笑很招人喜欢。

柳妈妈对李生说:“听说公子是位风流才子,现在又看到你容貌仪表美好清秀,果然名不虚传。我有一个女孩儿,虽然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容貌还不算丑陋,能跟你这样的君子相配,是很合适的。”

李生谢道:“我这个人浅薄笨拙,平庸愚钝,没想到能被姑娘看中。如蒙不弃,甚感荣幸。”于是让人摆设酒宴,就叫柳琼花从堂屋东面的阁子中出来。李生急忙拜见迎接,只觉得满屋就像琼林玉树,互相映照,看那柳琼花眼波流动,更是光彩射人。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腰似细柳。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李生见了心内便欢喜的紧,两人见面之后,琼花便坐到了妈妈旁边。母亲对她说:“你曾爱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就是这位李生的诗句。你终日吟诵想念,怎比得上真正见上一面呢?”

柳琼花低头微笑,轻轻地说:“闻名不如见面,郎君不但有才,原来相貌也这般好。”

李生站起来连连谢道:“小娘子爱才,鄙陋的我重视容貌,两好相映,真可谓才貌兼备了。”母女二人相视而笑。于是喝了几巡酒,李生站起来,请求小玉唱歌。小玉起先不肯,她母亲硬让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