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拂夜奔(1 / 2)

三娘道:“可叹我没能跟这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若是可以的话真想跟她们讨教一二。”说到这三娘叹息了一声道:“可惜现在没有这样的女子了。”

李慧笑道:“三娘你自己何尝不就是这样的女子呢,而且当世也有一位奇女子,虽然现在名不见经传,日后却也能让人知道她的事迹。”

“哦,是谁?”李三娘听了一下来了兴趣。

“这女子是原司空杨素府里的侍女,姓张。红拂女的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母亲是江南吴兴(今浙江湖州)大户沈家的女儿,被隋文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因带一女,在杨素府充当乳娘。红拂女从小在杨素府长大,后来成为杨素的侍妓,常执红拂立于杨素身旁,因而被称为“红拂女”。”李慧道。

“红拂女我没有听说过,这侍女有何特别之处吗?”之前几人讨论的,除了花木兰这个传说中的女英雄外,都是有头有脑的女人,此时李慧忽然说出一个侍女来,三娘不禁问道。

“她算是慧眼识人,颇有些谋略的女子。”李慧便将红拂夜奔的故事娓娓道来:“红拂女姓张,名出尘,江南人氏。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母亲被隋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因带一女,在杨素府充当乳娘,红拂女从小在杨素府长大,后成为杨素府歌妓。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原来是杨素府上的啊!”三娘点了点头,觉得这才有了点意思。

李慧接着说道:“杨素早年曾协助北周武帝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24年后又帮助当今天子登位。隋帝即位以后,拜杨素为司空,封越国公,把军政大事皆托予其处理,帝慕周穆天子之盛事,兴好巡游,便让杨素留守西京长安,几成政治中心。”

李慧说到隋帝慕周穆天子之盛事,兴好巡游,三娘和柳琼花的脸上都忍不住抽了抽,也亏李慧把隋炀帝喜欢醇酒美人,声色犬马,享受人间的奢华快乐,到处游玩的事说的这么小清新。

“三原才子李靖,通兵法谋略,心怀大志,隋建国后,他决定前往长安,以求报国之路。奔经长安路途中,在风陵渡口李靖遇到了刘文静,刘文静身为北朝官宦之后,见解不凡却在隋庭无法施展,两人交谈之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于是结为挚友,约定日后一旦谁有发展必定提挈另一方。”

三娘听了若有所思,道:“这两人我似乎略有耳闻呢。”

“哦,三娘认识他们?”李慧问。

三娘摇了摇头:“可能是从我夫君那里听说过吧,我也不太确定,您接着说。”

“李靖到了长安,准备先投到杨素门下。好不容易进入司空府拜见了杨素,而杨素每逢公卿大臣言事,宾客拜谒,杨素都两脚岔开坐在床榻上接见,态度傲慢无礼,又令美女簇拥而出,侍婢排列两旁,排场享用超越本分。晚年这种情景更加厉害。李靖来拜,杨素却半躺在椅中,眯缝着眼睛,一付根本不把来客放在心上的神态。李靖心想:这样的排场,这样的待客之道,岂不令天下英雄寒心,怎能收贤纳士,振兴国道!于是他不悦地直言道:“明公为朝廷之重臣,而不收罗豪杰,扶济艰危,而专以踞傲示天下士,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三娘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没错,杨素晚年确实这般无礼。李靖做为一介布衣身份敢这么跟越国公说,胆子倒也不小。”

李慧笑道:“可不是嘛,所以红拂女这才对他青眼有加,再说这杨素一听这话大感吃惊,心想:这等无名之辈,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真是放肆!他想发火,但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份,若与眼前这位初生牛犊计较,实在是失于大度,于是反而转怒为喜,起身夸赞李靖的胆识,并请他落座,宾主畅谈天下大事。

李靖侃侃而谈,从天下时势谈到治国安邦之道,见解精辟,头头是道;杨素听了频频点头称是,然而最后却说:“老夫来日无多,多承指教,然时不我予,奈何?”

这话仿佛给李靖的满腔热情浇上了一瓢冷水,让他失望之极。无奈之下也只得回了客栈。”

三娘哈哈笑道:“越国公何等老奸巨猾之人,临老怎会收门徒,落入口实。”

李慧微微一笑,道:“正是如此,当天夜里,李靖独坐客栈,面对孤灯,想起白天在司空府的情形,暗叹:不可一世的司空杨素毕竟是老了,守业尚嫌精力不足,根本谈不上有所发展了,自己看来还得另谋途径。夜深了,万籁俱静,李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突然耳旁响起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李靖披衣起身,点亮了灯。拉开门闩,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头戴阔边风帽,身披紫色大氅,肩背绣花布囊的年轻人。

李靖不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竟有客人深夜来访。正在狐疑之际,来客自动解释说:“妾乃杨司空家红拂女,今夜特来相投!”

原来,这天红拂女正好侍立在杨素身旁,目睹李靖英爽之气溢于眉宇之间,又谈笑风生,见解出众,不同凡响,心中大为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