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歌脑子还停留在水稻的相关问题上,第一时间没有听清楚阿周的问题,于是不确定的问道:“你说什么?”
阿周问题一出,就连黎稔,都下意识的看向孙朝歌。
他确实没有听孙朝歌说过这回事,而他也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阿周目光一瞬不瞬,将刚刚的问题重复了一遍。
“哦,你说这事啊!”
孙朝歌听清楚之后,有些恍然大悟,然后继续说道:“要是我没有带你来这个地方,你会相信水稻产量可以达到三百多斤吗?”
一副无所谓的口吻。
孙朝歌不是没想过这种事,但她为什么不上报?她怕被当做疯子或者是妖怪,然后将她给烧了。
论这个世道,谁会相信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娃竟然能种出产量如此高的杂交水稻?
她只要待在岭山村就好了,有信任她的村民同意参与到种植中来,那么她也会尽力去带领,有不信任她的、诋毁她的,她也只能是一笑而过。
阿周一默,竟然无言以对。
的确,要不是他自己亲眼见到,单听别人口述,他怕是不会相信,指定认为这人在胡言乱语。
但现在事实就摆在他的面前,容不得他怀疑。
阿周抱拳:“朝歌姑娘,他日待我平定祸乱,还请姑娘倾囊相授,教与我万宁国的百姓这种种植方法!”
闻言,孙朝歌轻笑,看着这个对着她弯腰抱拳的男人,挑眉戏谑道:“行啊,既然你信得过我,等你平定祸乱、国家开始稳定的时候,再来请我出山!”
说出这话的时候,孙朝歌其实没有想那么多,来不来请她,她也自然会一直研究,只是教授的面积单位不同罢了。
不论她在华夏,还是现在在的这个朝代,她都有股不服输的干劲,她年轻有智慧,她不愿意埋没她这种才能,否则,她学习了二十多年的知识,岂不是一无是处?
阿周直起身,一脸严肃:“好,我一定会平定祸乱,到时候还请朝歌姑娘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目光炯炯,燃有斗志。
孙朝歌见阿周一副郑重的模样,也不再多说其他,转身,继续她刚刚要做的事情。
黎稔也只是看了阿周一眼,然后跟上孙朝歌继续去忙活。
至于阿周能不能做到,那就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情了。
阿周抿唇,看着这两个人渐渐走到另一头的田地,他依旧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孙朝歌,给他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在如此一个偏僻的地方里,竟然还有这种人存在!
……
孙朝歌下田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完成此次水稻试验最后一次的测量,平常人家,在收割一个月之前已经不再过多关注稻田的事,所以孙朝歌完成水稻观察记录之后,去了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看了看。
因为土质和地理位置的问题,她家的田稻谷长势跟试验田里的自然是相差挺多,但好歹也比去年好。
阿周伤势很重,不仅是外伤,内伤也不轻。如今外表虽然看不出来,但是却不能有大动作,重活更是不能干。
这次跟着孙朝歌下田,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更是要熟悉这里的地形,免得到时候出了意外,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
三人是大中午吃完了饭出来的,等到回到岭山村子里的时候,早已经是傍晚了。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特意传开,现在大家都知道村子里新来了个逃荒的年轻人。
所以,大家都有意无意的注意着过路的行人,想等着孙朝歌经过的时候看是不是真的。
所以,等孙朝歌一出现在大家可见范围,从山脚往上走的时候,村子里的院门呼啦啦的都打开,大家端着水或者是菜篮子,一副正忙活的模样。
孙朝歌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对阿周说道:“你刚来,大家对你好奇是正常的,他们都没什么恶意。”
阿周颔首:“我知道。”
经过李艳桃门口的时候,膀大腰粗嗓门大、为人热情的李艳桃,一见孙朝歌回来,立马打招呼:“孙丫头,回来啦!试验田情况怎么样?”
三人停住脚步,孙朝歌回以一笑:“情况好的很,小毛病也有,过几日村里开会我再细说!”
李艳桃笑呵呵,露出大门牙:“那就好那就好!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孙丫头你也忙活一天了,回家还要自己煮饭,要不带你堂哥进我家吃饭吧,马上就弄好了,多双筷子而已!”
孙朝歌摆手拒绝:“不了不了,家里的牲畜都等着我回去喂呢,李婶那我们就走了啊!”
李艳桃应了一声。
然后三人一牛,在牛铃铛的响声下,慢慢的往山腰上爬。
大家伙儿一见孙朝歌走远,立马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同时还在跟旁边的人讨论阿周的相貌和来路。
等走到分岔路口的时候,黎稔停下脚步,对孙朝歌说道:“朝歌,今晚我就不去你家吃饭了,阿婆说了今晚等我回去吃。”
孙朝歌点头,从他手里接过本子:“也行。”
黎稔看了一眼阿周,然后叮嘱道:“有什么事记得喊我,你在院门口大喊一声,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