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水泥坊
等到第二天,华阴县的大户少了一大半,只留下了老弱妇孺和孩童,那些派出去的刀客消失的无影无踪。
赴宴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凉意从脚跟直窜脑后,若他们没有去参加江玄戈的晚宴,恐怕也和那些人一起消失了吧。
终日打雁,没想到反被雁啄了眼。他们派出那么多人,现在那些人消失的无影无踪,便知道自己这边要是再去硬杠江玄戈,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侥幸活下来的人再不敢对丈量土地有任何阻拦,反倒纷纷找到江玄戈,表示愿意将自己名下的一些土地无偿献给江玄戈。江玄戈没白要,愿意花钱买,让这些人齐齐又是一怔,他们搞不清楚这是江玄戈的真实意思,还是又一个试探。
江玄戈道:“本官是一个讲规矩的人,无主的土地丈量之后收归公有,符合规矩。你们自己的土地,超出免税的面积交税,也符合规矩。该是你们的土地,本官不会强要,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出卖自己的土地给衙门,衙门愿意按照市价买,公平公正。还望各位以后按照规矩纳税,按照规矩收租,万不可再有强买强卖偷税漏税行为。”
这些人忙连连应是,心底大大松了口气,江玄戈明面上还愿意讲规矩就好。虽然这么一折腾,他们不但失了精心培养的人手,该交的土地要是要交,而且以后还要按规矩纳税,江玄戈之前提的要求一点都没少。但此一时彼一时,和其他已经走到阎王殿的那些人来说,他们已经幸运太多了。两相一对比,这些交土地也交的心甘情愿。人就是这样,若要开窗,你给他把房顶掀了,那么开窗就变得极容易了。有了在南宁县的经验,华阴县的土地丈量很快便完成,全县的土地经过登记之后,华阴县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建水利和大开荒。与华阴县相邻的轻水县和石云县得到消息,又有不少人跑了过来。好在之前在华阴县剿匪和刚刚打了大户的存粮还有很多,足以应付华阴县这些人的温饱问题。
华阴县这边万事刚开头,江玄戈便大部分时间呆在这边,准备在华阴县和南宁县的交界处成立一个水泥坊,用火药将隔开华阴县和南宁县的大山炸开,修一条平坦的水泥路,这样从华阴县到南宁县的时间便可以缩短到两个时辰。之前在南宁县境内修的大路并不是真正的水泥路,只是将石灰石和粘土按比例混合了,并没有经过高温煅烧,那样的路用不了多久。现在江玄戈的根据地又大了一点,他准备将华阴县和南宁县拧在一起,一条好的道路无疑是最有效的桥梁。制作水泥的原材料不缺,无非就是石灰石和粘土,难得是高温煅烧,炉子的温度至少要达到一千度,这就有些为难了。江玄戈相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句话的道理,在两县广发告示,高薪征集泥瓦匠、烧窑工这些工匠,每月一两银子工钱的价格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工匠报名。
管理水泥坊的人比较难选,身边得用的像江福朗、胡青竹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差事,江玄戈准备留江福亭在身边暂时处理一些文书事宜,江一他们是江玄戈为自己培养的班底,这些人都还需要经过系统性的学习。思来想去,江玄戈想到了一个人。
这些时日,江玄戈总是在外面跑,江老爷子盼了又盼,可把江玄戈给盼回来了。江老爷子一个劲儿地问他在外面有没有吃苦,连声说他瘦了,跳起来吩唯厨房好好做菜。
江明书在一旁作陪,自从发生上次的事后,黄云芳便被江明书关在了后宅,让她无事不得出来,他自己也不愿意往黄云芳那儿去,黄云芳险些哭瞎了眼,只能把所有心心气都放在江福全身上,发誓要把江福全培养成栋梁之才。江家的族学他看不上,说教江家孩子的先生是江家族人的一位老童生,根本没什么用,硬是求着江明书现在就找了先生单独教导江福全念书,江福全小小年纪,整天被他娘逼着念书,连吃饭时间都限制在了一刻钟以内,整天鸡打鸣就起床,不到三更不准睡觉,再也不复之前的淘气顽皮,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江明书看不过眼,觉得江福全再被黄云芳这么逼下去,迟早会被逼成一个疯子,忍不住和黄云芳争吵了起来,黄云芳这次却丝毫不退让,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江福全成才,江明书的劝阻在她眼里,就是阻止她儿子成才的阻碍,气得江明书大呼黄云芳不可理喻。江玄戈回来之前,江老爷子听到了这庄官司,扶着大肚子哼一声:“以为谁都是彘儿呢。",黄云芳逼着江福全读书,江老爷子不管,能读就读,不能读就拉倒。他就是偏心的这么明显,在他眼里,江玄戈才是他唯一的心头肉,其次是其他孙子孙女,至于江福全这个奸生子,因出生本就不得江老爷子喜欢,偏偏黄云芳还挑拨得这孩子对江玄戈有敌意,要不是看在江福全实在太小自己还茫然无知的份上,江老爷子早把江福全乱棍打出了江家。江明书回来的时候,江老爷子正在奚落江明书没有眼光,给自己找麻烦,恰好这时江玄戈回来,将他从江老爷子的奚落中解救了出来。江明书冲江玄戈感激一笑,倒把江玄戈弄的愣了一下。等祖孙三代一起吃过饭,江玄戈才对江明书道:“父亲,我准备建一个水泥坊,用于修路,现下手底暂时没有可信赖的人,不知父亲可否暂时帮我管理一下这个水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