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水泥坊(2 / 2)

江明书作为江家的大少爷,以前被江老爷子逼着读书,没什么念书的天赋,但经商管理人事却是一把好手,江家的那些粮铺都是他在照管,管理的井有条,而且每次外出经商,都能大赚一笔,足以证明江明书在经商一道上确实有几分天赋。

江明书在家里快闲出霉了,家里就只有几家粮铺,这点儿事抽个空就弄完了。其他地方现在乱的很,不敢出去跑,剩下的时间他便只能在县里乱晃,回家还要和陷入偏执的黄云芳吵架,每次一吵架,就要遭受江老爷子的白眼。江玄戈说有个事给他做,江明书瞬间就高兴了。

果然还是大儿子最顺心,简直就是救他出水火的活菩萨。“水泥是干什么的?能卖钱吗?”,提到作坊,江明书的生意经顿时不自觉的冒出,一连串的问江玄戈。

江玄戈道:“暂时先不卖钱。”

江明书一听不能卖钱,兴趣瞬间去了大半。江玄戈道:“现在不卖钱,不代表以后也不能买卖,而且做的都是大宗买卖。父亲,这个水泥坊要好好管理,如果管理得当,以后能挣大钱。”

江明书一听能挣大钱,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彘儿,这事儿你交给我就放心吧,保证帮你把水泥坊管理的顺顺当当。”江老爷子在一旁哼声道:“彘儿做的是大事,他让你帮着做事,你可要好好做,不能糊弄,要是做的不好,小心老子我打断你的腿。”江明书对江老爷子的偏心已经见怪不怪,根本没把江老爷子的警告当回事,嬉皮笑脸地点点头:“知道了知道了,爹,彘儿是我儿子,他的事儿我能不放在心上吗。”

于是江氏水泥坊便迎来了第一任坊长。

江玄戈亲自拟定了作坊管理条例,让江明书照着执行。水泥坊建起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建造温度能达到一千度以上烧窑。江玄戈奖励这些烧窑工,谁能想法子提高烧窑的温度,就奖励一百两银子。一百两啊!

在江玄戈实行按粮票购粮后,又放出粮仓里的储存粮,再加上那些手里有粮的大户在江玄戈的棍棒之下,也不敢再囤积居奇,华阴县的粮价很快就得到了抑制,已经变得和南宁县一样。一斤麦子不过五文钱,一两银子就够一个五口之家用一个月,十两银子够全家用一年。

一百两可是个大数目。

重赏之下必有智者,很快就有烧窑工想到了解决办法,再综合江玄戈还记得的那一点方向,这个难题便解决了。

南宁县和华阴县两县境内的人口,现在加起来已经快近十万,除南宁县自家有地已经丰收的人家不再愿意给江玄戈当免费的劳动力,剩下接近四万的人口都需要通过开荒修水利和修路来得到江玄戈提供的免费食物。人多好办事,不过十来天,水泥坊一期便建好了,烧窑建了十座,每座都安装了高高的烟囱。

江玄戈又招了五十来名工人,这批工人除了提供免费的饭食,每个月还有六百文的工钱,比不上泥瓦工烧窑工这些大师傅,但在填饱肚子之余还能有这么高的工钱,已经很好了。

报名的人很多,这些事江玄戈便交给了江明书去处理。有了水泥坊稳定的制作水泥,华阴县到南宁县的路很快就修建了起来,两县之间,来往越发紧密,消息互通,南宁县现在的繁荣极大鼓励了华阴县的人,无论修水利还是开荒修路,都充满了无比的干劲。任何告示都由江玄戈的名义发布下去,很快华阴县便和南宁县一样,只知江县丞,不知黄县令。

待华阴县这边事情走上正轨后,归一学院终于修建好了第一期工程,江玄戈作为名誉院长,参加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定在十月初八,这一天江玄戈穿上了青色的归一学院院服,带着胡青竹江福朗江福临还有江福亭一起登上了阴山。半山腰的归一学院门口,两根洁白的石柱几乎半耸入云,横柱上书归一学院四个大字,在云雾缭绕间若隐若现。

陈临渊等在归一学院大门口,见到江玄戈终于到了,松口气:“快走吧,先生们和学生们都等着你呢!”

江玄戈看一眼归一学院四个大字,笑着点点头:“走吧。"学院里可都是他以后要用的人,马虎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